
武漢市硚口區宗關街黨員和居民代表參觀武水集團紅色教育基地
“今天我們來了3個社區的黨員和居民代表30多人,這是我們與省級文明單位結對共建‘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的一次線下活動,通過‘沉浸式’方式,我們在宗關水廠探尋、感悟了中國共產黨領導工人運動和推動自來水事業砥礪前行的紅色印記。”國慶節前夕,硚口區宗關街工作人員劉芬帶隊參觀了位于宗關水廠的武漢市水務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水集團)紅色教育基地,此次參觀讓劉芬對武水集團黨建品牌創新,實現價值共創感觸頗深。
打造紅色教育基地,是武水集團黨建品牌創新的重要組成部分。適逢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武水集團黨委緊緊圍繞“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深度挖掘身邊紅色資源,深入開展“紅心鑄魂,水潤江城”黨建品牌創建工作,涵養初心,培育匠心,溫潤民心。
“強組織”,挖掘傳承紅色基因,涵養初心
武水集團是一個有著一百多年歷史的特大型國有企業,其前身為創辦于1906年的商辦漢鎮既濟水電有限公司。隨著武漢自來水事業的創辦,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萌芽生長的紅色力量也隨之破土而出:1922年,武漢水電業第一個工會組織在這里創建;1925年,武漢水電業第一名共產黨員在這里發展;1926年,武漢水電業第一個黨組織在這里成立…….
如何發掘和用好身邊的紅色資源,對黨員干部進行“四史教育”?該集團黨委精心制定了方案并組織實施。
武水集團策劃舉辦“百年武水紅色印記”系列展,打造紅色教育基地。按照上級黨委的統一部署,武漢市水務集團黨委緊緊圍繞“學黨史,悟思想,辦實事,開新局”總體要求,按照“投入小、內容好、規劃巧、設計妙、成效高”的原則,深度挖掘百年武水紅色基因,擦亮百年武水紅色文化品牌,組織策劃“百年武水紅色印記”系列展活動。
該集團組織專班對本單位檔案館館藏資料進行收集整理和搶救性保護,前往湖北省、武漢市市檔案館,武漢市總工會、應城許白昊英雄事跡展示廳等處收集珍貴文史資料,同時充分利用武水集團檔案館館藏文物、資料,圍繞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武漢水電工運”“護廠運動”深度挖掘百年武水紅色基因。
武水集團黨委將紅色教育基地分別設在有著100多年歷史的漢口宗關水廠和國內一次性投資建設規模最大的北湖污水處理廠,武水集團黨委在宗關水廠老泵房、辦公洋樓、中控室打造了紅色教育基地,舉辦了“百年武水紅色印記主題展”“百年武水歷程展”“既濟水廠黨支部/工人夜校復原展”“既濟水電公司股票展”“科技武水體驗展” ,在北湖污水處理廠舉辦了“生態武水成果展”,全方位展示武漢水務事業在黨的領導下櫛風沐雨、披荊斬棘、高質量發展的輝煌歷程。
同時,該集團創新黨員主題教育活動載體,擴大黨建品牌影響力,圍繞獨具企業特色的紅色教育基地,先后組織百名書記“參觀百年水廠,學習百年黨史”;分批組織2000余名黨員、團員開展黨建、團建;開展“我把武水講給你聽”青年志愿服務活動,團員青年爭當“百年武水紅色印記”志愿講解員、撰寫心得體會、拍攝精彩視頻;開展“最美志愿講解員”評比。
此外,該集團黨委策劃拍攝《武水的百年答案》黨員教育電視片等系列活動,7月1日,中國共產黨建黨100周年生日當天,長江日報刊登專版《武水集團:尋足跡、守初心、保民生、開新局,學史力行 傳承武漢自來水事業紅色基因》報道。相關“百年武水紅色印記”的宣傳報道、短視頻、微電影在學習強國、人民日報、新華網等國家、省市級主流媒體上發表,使黨員干部進行了一次特殊的黨史學習教育,感悟了百年武水的紅色密碼,涵養了初心使命,擴大了黨建品牌的影響力和傳播力。
“練隊伍”,聚焦高技能人才,培育匠心
該集團黨委以近年來榮獲省市命名的職工(勞模)創新工作室負責人,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省市工匠、首席技師、技能大師稱號的代表等先模人物為支點,聚焦高技能人才隊伍建設,廣泛組織開展“傳承紅色基因·致敬武水匠心”主題教育活動。
武水集團青年向技能大師獻花致敬
在武漢市最新公布的一批武漢市技術能手和技能大師工作室名單中,武水集團所屬排水公司北湖污水處理廠鉗工高級技師劉海龍、制水部機電設備工程處維修電工高級技師唐軍兩名職工被評定為武漢市技術能手。
同時,該集團黨委圍繞黨建品牌創新,進一步完善“首席技師”、“技能大師”等高技能人才帶頭人機制,在企業中樹立了一批高技能人才先進典型,營造了有利于技能人才成長的良好環境,先后涌現出了以王瓊、彭立波等省、市技術能手、技能大師為代表的一大批高技能人才,成立了以“王瓊技能大師工作室”為標桿的一批由高技能領軍人才領辦的勞模工作室、創新工作室。
武水集團還組織拍攝先模人物宣傳片,大力推廣“勞模工作室”“技能大師工作室”的經驗做法,開展導師帶徒,結對幫扶活動,引導職工立足本職工作,確保生產經營、項目建設安全優質,竭誠為民服務。
“保民生”,夯實“我為群眾辦實事”,溫潤民心
據介紹,武水集團黨委將堅持把黨史學習教育同推動中心工作、解決群眾“急難愁盼”事結合起來,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補短板、強弱項、抓創新、破難題的強大優勢,帶領黨員干部擦亮“我為群眾辦實事”金字招牌,在惠企利民、綠色發展、社會價值共創等方面取得實效。
百余年后的今天,宗關水廠黨員在老泵房與國旗同框
武水集團通過“紅心鑄魂,水潤江城”黨建品牌創建,豐富基層黨建工作載體,提供鮮活的學習實踐活動基地,激發黨員創新活力和工作熱情,同時以點帶面,強力示范,推動基礎黨建工作整體提升。
該集團漢口供水部結合行業特點,制定《黨員下沉社區與供水服務網格化深度融合工作方案》,組織259名黨員下沉至142個社區,為用戶提供用水咨詢、水費繳納、用水常識科普、智能水表使用回訪、供水設施維修等服務,積極參與社區治理,拓寬服務范圍,創新服務方式,幫助社區解決了用水問題。
網格員幫用戶解決用水問題后對水質進行檢測
該集團所屬各單位依托黨建品牌創建,緊緊圍繞中心工作,將創建活動轉化為實際行動,實現黨建品牌創建與生產經營發展實際的無縫對接。
武水集團旗下武漢三鎮實業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漢控股)加快推進北湖污水處理廠光伏發電項目建設、深化校企合作賦能智慧城市建設,在節能環保、生態發展方面成效顯著;智慧水務中心、水務工程建設公司聚力二次供水改造,開展科技攻關,為二次供水系統裝上國內領先的“智慧腦”,讓居民享受到更好的用水體驗;工程管理建設單位組織黨員突擊隊,防疫情、戰高溫,高質量推進水務民生工程,順利完成蔡甸新水廠一期工程,并圓滿實現新老水廠的切換工作,已完成900多個小區的二次供水改造工程,供水“生命線工程”得到進一步保障;獲得用水服務中心和供水服務部門密切配合,大力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推出“多快好省”的服務新舉措,增添企業客戶的發展動員能力。
“感謝你們一次次上門服務,為我們項目提供大力支持,目前用水一切正常。”面對武水集團獲得用水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的回訪電話,東湖高新區特發光電子研發制造基地項目現場負責人康女士激動地說。
祝福祖國
紅心鑄魂,水潤江城。武水集團黨委負責人表示,該集團將繼續砥礪前行,把武漢水務事業的紅色基因傳承好、發揚好,不斷豐富基層黨建工作載體,實現黨建品牌創建與生產經營發展無縫對接,為武漢“五個中心”建設注入“水動力”,貢獻武水力量。(通訊員謝銘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