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4日,記者獲悉,為做好老舊小區改造工作,黃岡市黃州區一直堅持“訪”“拆”“建”“管”四步走工作模式,舊貌換新顏的黃州區牌樓灣小區,得到全體小區居民的一致認可。
改造后
據了解,黃州區牌樓灣小區始建于1988年,是黃州區最早建成的小區,占地面積3600平方米,共182戶,常駐人口550人。同其他老舊小區一樣,牌樓灣小區內部亂搭亂建現象極其嚴重,違建和亂停亂放車輛嚴重占用公共區域,垃圾、雜物更是長年堆積,小區居民怨聲載道。
2019年,黃州市區啟動了新一輪老舊小區改造提升工作,牌樓灣小區被納入2019年黃州區重點改造小區之一。
改造前
走訪時,有居民向桐梓崗社區黨總支委員羅濤這樣說:“進小區的通道原本就很窄,但小區內又大量出現亂搭亂建,再加上路邊違規停放車輛,不僅嚴重影響到大家的日常出行,還存在巨大安全隱患,一旦發生什么事,消防車進都進不來?!?/p>
2021年4月底,牌樓灣小區正式啟動老舊小區改造。為做好小區居民思想工作,社區黨員干部齊上陣,挨家挨戶進行入戶宣傳,廣泛發動居民參與。
在宣傳過程中,對一些不情愿拆違的居民,工作人員耐心做工作;對有自拆意愿,但拆除難度大、任務重的居民,工作人員幫忙找人員、找設備、找安置地方,解決居民的后顧之憂;對于少數不配合的居民,工作人員不厭其煩的上門溝通,向他們通報小區拆違的進度和政府對小區改造的決心。
改造前
在社區工作人員以及全體居民共同努力與配合下,僅用15天時間,牌樓灣小區順利完成拆違工作,共拆除歷史違法亂搭亂建及圍墻1000平方米。
隨后,通過大半年施工改造,牌樓灣小區共完成下水道改造200米、新建門衛及物業辦公用房70平方米、新建柵欄圍墻60米、新建電動車充電設施兩處、規劃停車區域一處、小區坑洼積水路面全面實施道路硬化、進出小區主道進行刷黑改造、安裝攝像頭6處、對老舊建筑物外墻進行改造……牌樓灣小區就此靚了起來。
看到小區被廢舊自行車堆滿的樓道清理一空、私人開荒的小菜園變身公共綠地、曾被違建堵死的消防通道恢復暢通、常年堆積的垃圾不見了、斑駁的墻面也被粉刷一新、車輛擺放也越來越遵守秩序了、居住環境真是越來越舒心了……聊起小區的變化,居民贊不絕口。
小區居民張先生說:“牌樓灣小區是黃州最老的小區,住戶老人偏多。我們這個小區的地理位置不錯,之前就是環境比較差、地面坑洼不平,還有很多搭建多年的私人建筑,不僅影響了采光,道路也因此變得極其狹窄,出行很不方便?,F在好多了,路重新修了、那些存在多年的私人建筑都被拆除了,走進小區,再也沒有以前那種壓抑感了,顯得很是空曠,心情也好多了。”
通過改造,舊貌換新顏的牌樓灣小區美了、靚了、養眼了,但同樣面對如何管的問題。
改造后
改造前,牌樓灣小區私搭亂建多、違規占用公共區域多,樓上樓下漏水等鄰里之間矛盾重重,再加上牌樓灣是個老小區,居住在這里的人員復雜,且偏向老年和低收入群體,一般物業公司都不愿意進來。雖然有業委會,但居民沒有交物業費的習慣,所以小區管理運作不暢,在失管狀態下,小區經常發生電瓶車被盜等治安事件。
羅濤表示,為做好牌樓灣小區管理,政府正在積極想辦法解決,下一步將計劃引進紅色物業公司對小區進行規范代管理,力爭將牌樓灣小區打造成配套設施齊全、環境優美、功能完善、物業管理服務健全的示范小區。(通訊員江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