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13日,記者獲悉,歷時8個月,武漢市江漢區唐家墩街九頭鳥小區老舊改造拆違工作于近日全面完成。
九頭鳥小區位于武漢市江漢區唐家墩路42號,始建于上世紀90年代初,是典型的老舊小區,共有7棟共689戶,1500余人。多年來,很多小區居民在樓頂違章搭建,一部分居民為防漏水搭建防雨棚,一部分居民嫌住房面積小,便在屋頂搭建磚瓦房。整個小區7棟房共違建40處,違建總面積高達2900平方米。
如此大面積的違建存在,成為老舊小區改造的最大“絆腳石”。2020年5月,九頭鳥小區被納入老舊小區改造計劃。
責任扛起來 吹響拆違攻堅“集結號”
小區屋頂/立面改造前
為搬除老舊小區改造中最大的違建“絆腳石”,武漢市江漢區唐家墩街道、香江新村社區高度重視,并為此建立了黨建引領、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
唐家墩街道成立由街道黨工委書記滕宏和辦事處主任李紅兵任組長、分管民政和城管副主任擔任副組長、相關科室負責人和社區書記為成員的老舊小區改造拆違工作專班,明確工作職責,落實主體責任,并建立了日巡日報、周總結、月推進、不定期研判的工作機制。
香江新村社區則由社區書記帶領社區兩委成員、網格員、小區直管黨員、下沉黨員成立拆違攻堅小組,及時和居民群眾、舊改專班對接,高效解決老舊小區改造拆違中遇到的矛盾和困難。
全力打造街道統籌、社區驅動的拆違攻堅工作格局,形成了強大的拆違合力,構建起行動迅速、高效的工作體系,這為唐家墩街九頭鳥小區老舊改造拆違工作全面完成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氛圍濃起來 擴大宣傳動員“覆蓋面”
小區屋頂/立面改造后
九頭鳥小區違建年限較長、數量多,居民又存在諸多實際困難,這為拆違工作帶來更大的困難,但為了做好拆違工作,唐家墩街道老舊小區改造拆違工作專班和香江新村社區拆違攻堅小組只能迎難而上。
拆違初期,香江新村社區折建攻堅小組對居民舊改拆違想法進行全面摸底,聽取居民意見建議;香江新村社區黨委多次召開專題會議進行研判,并制定可行性方案。
隨后,香江新村社區“兩委”成員和社區干事一起分組包片,帶領下沉黨員、小區支部書記、居民黨員骨干對頂樓居民一一上門宣傳政策,改舊拆違是國家給予居民的一項福利,不僅可以改善小區環境,還能解決一些年久失修的設施給居民帶來的不便和安全隱患,并以此提升居民舒適度和幸福感;從拆除屋頂搭設的防雨棚為切入點,耐心講解平改坡的功能及用途,給居民展示平改坡效果圖。
通過多次走訪和宣傳,九頭鳥小區大多數居民對舊改給予認同,同意拆除屋頂違建。住在唐家墩88號801的洪某,是一名救死扶傷的“白衣天使”,也是一名下沉黨員,當他的家人得知要拆除樓頂違建房屋時,以家庭人口眾多房屋較小、樓頂經常漏雨等理由極力反對,拒絕拆除。他便多次積極主動地向自己父母、妻子耐心細致宣傳舊改和平改坡對小區帶來的變化和好處,家人在他的勸說下最終同意拆除樓頂違建。
住在九頭鳥小區某棟某單元的鐘玉敏師傅對于舊改和平改坡態度的轉變,讓人印象更為深刻。
起初,工作人員上門動員配合拆除樓頂雨棚時,鐘師傅情緒激動,甚至現場服下降壓藥,堅決反對拆除屋頂防雨棚。工作人員除向鐘師傅宣講政策外,還請來平改坡工程設計師和施工方專業人員現場解答鐘師傅的困惑,并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勸說鐘師傅以大局為重,不能只看個人利益,不能因為一家不同意拆除違建而放棄這樣好的項目,這對沒有搭設屋頂違建,而深受漏水之苦的居民而言,更不公平。
經過多次不厭其煩地向鐘師傅宣傳講解政策和耐心服務,鐘師傅不僅同意拆除違建,還主動配合社區動員街坊鄰居拆除違建,為舊改工作順利推進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
拆違動起來 發出敢于碰硬“最強音”
小區活動區改造前
隨著宣傳發動工作推進,九頭鳥小區大多數在樓頂搭設了防雨棚的居民都認可平改坡項目,但仍有少數幾戶居民,不理解不接受,認為自己的利益有所受損,反對拆除屋頂雨棚,并阻礙舊改工程施工。
為維護大多數居民的合法權益,在嚴格依法執行拆違程序的前提下,去年11月10日,經唐家墩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統一調度和部署,街道、社區、城管部門三方聯動,集結九頭鳥小區,進行了一次聲勢浩大的拆違工作。
反對拆違的少數居民現場情緒激動,經城管執法部門人員現場溝通及批評教育,社區黨員干部和下沉黨員配合講解拆違政策,宣傳舊改方案后,居民情緒漸漸平復,表示支持舊改工作,并同意拆除違建。社區黨員、志愿者自發參與違建拆除后的雜物清理工作,其行為深深地打動了旁觀的居民,也紛紛自覺加入到清理隊伍中。
據了解,此次聲勢浩大的拆違工作共拆除違建30余處,約2000平方米,為接下來的拆違工作打下了堅實基礎。隨著拆違工作的深入,剩下的大多都是最難啃的“硬骨頭”。
九頭鳥小區6棟有兩戶居民拒不配合拆違工作,態度堅決,躲避社區上門協調,而且無理要求越來越多,甚至在現場要拿磚塊砸工作人員,還揚言誰敢拆他的房子就砍死誰。
面對多次協商無果情況,唐家墩街道城管部門依法執行強拆程序,并上門下達強拆通知書。隨后,香江新村社區還通過多種方式告知居民限期清理違建房內物品,但此兩戶居民拒不理會。2021年4月27日,唐家墩街道、香江新村社區及城管部門到場依法依規對這2處違建房屋進行了強制拆除。
強制拆除時,工作人員對違建房內物品進行登記造冊,并全程錄像,并四處協調將相關貴重物品存放于一閑置房內妥善保管。
解難跑起來 用智用心用情“融堅冰”
小區活動區改造后
九頭鳥小區目前只剩最后2處違建未拆(現都已同意拆除,將馬上拆除),均是老人居住。
一戶是1棟4單元901的梅炎忠師傅家,家中成員多,面積僅40.39平方米,經濟條件有限,居住實在困難,只能在樓頂搭建房屋自己居住。老人退休金不高,身體狀況差,每月吃藥都需要上千元,租房也有困難。拆除違建后,老人面臨無處居住的困難。
香江新村社區了解情況后,結合相關政策,發現老人符合辦理公租房條件,當即上門表示可為老人上門服務辦理公租房,但老人戶口不在轄區而未能辦理;隨后,社區又主動提出帶老人去其戶籍地申請,幫她跑手續代為辦理。
為此,老人很是感動,同意拆除違建,并決定把戶口遷到九頭鳥小區后再辦理公租房。同時,針對老人家的實際困難,街道、社區對其進行了慰問幫扶,緩解其家庭困難。
對社區多次上門,另一戶居民葉婆婆非常反感,并聲稱寧死也不會同意,如果強拆就跳樓。為了避免矛盾升級,社區找到與之關系較好的黨員、居民骨干對她進行安撫。
在走訪交談中,得知葉婆婆家外墻有滲水現象,社區主動作為,積極聯系施工方上門維修,解決了外墻滲水現象。通過一次又一次溫言軟語對說、微笑講解政策和為其解決實事,葉婆婆終被社區工作人員的執著與熱情所打動,最終在拆違通知書上簽字。
房價漲起來 小區居民首肯“平改坡”
在唐家墩街道老舊小區改造拆違工作專班、香江新村社區拆違攻堅小組以及全體小區居民的共同努力下,九頭鳥小區舊改及平改坡工作才得以順利推進。
看到小區房屋裂縫修繕了、雜草除去了、外墻亮麗了、破舊不堪的雨棚更換了、防盜網翻新了、原先老舊且不平整的道路不僅整平還新鋪上了行道磚,特別是平改坡項目所惠及到的屋頂居民說,下雨天再也不用擔心漏雨了,有了隔熱層的保護,夏天住在頂樓再也不那么熱了……看到小區環境一天天變得越來越漂亮,居民們都非常感謝政府給他們送來的舊改福利。
據統計,為做好九頭鳥小區違建拆除工作,唐家墩街道、香江新村社區共處理居民投訴300余次、召開研判會50余次、上門解決問題260余次;最終通過黨建引領、宣傳發動,居民配合拆除違建38處,約2800余平方米;依法強制拆除違建2處,約95平方米。至此,歷時8個月,共40處違建、總面積近2900平方米的九頭鳥小區違建拆除工作,終圓滿完成。
隨著樓頂違建逐一清除,有居民說,小區舊改后,小區房價開始漲了。為此,居民才意識到拆違與舊改的好處,并紛紛拍手叫好。(通訊員江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