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社會
《我身邊的黨員》 苦練焊接技能 回報偉大祖國 ——中國一冶全國勞動模范趙宗合
2021-09-11 22:17:12   來源:今日湖北

(編者按)趙宗合:中國一冶科工公司焊接技術培訓中心技能教練,焊接技術帶頭人,2015年1月8日入黨。參加工作以來,他始終不忘初心使命,以一名優秀共產黨員的標準要求自己,“苦活累活沖在前面,難事要事絕不退縮。”他在焊接一線為企業發展貢獻出了自己的一切,曾獲全國技術能手、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勞動模范、全國冶金建設行業高級技能專家、“新中國成立70周年建筑工匠”等多項榮譽稱號,他用行動映照初心、用成果踐行使命,充分發揮出了優秀共產黨員的先鋒模范作用。

 

2015年4月28日,對于趙宗合來說是一個永生難忘的日子——“我連做夢都不敢想,自己作為一個普普通通的焊接工人,有一天能到人民大會堂領獎!”這一年,趙宗合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

時至今日,當年領獎的場景仍歷歷在目,當時和趙宗合一同上臺領獎的同志胸前都佩戴了黨徽,那種自豪與激動溢于言表,“黨員就是一面旗幟,黨員就是一座燈塔!”站上領獎臺的那一刻,數月前的錚錚誓言仿佛又在耳邊回蕩。

2015年1月8日,趙宗合舉手宣誓,正式入黨,期盼已久的黨員身份、沉淀數年的愛黨情懷,終于得到了黨的認可。從事焊接行業的27年來,看著身邊老黨員的光輝事跡,見證著一個又一個的同事光榮入黨,趙宗合對入黨期盼已久,“苦活累活沖在前面,難事要事絕不退縮。”這是趙宗合從車間里其他黨員身上看到的品質,更成為了他入黨時不敢忘懷的赤子初心。

“技術是我的安身立命之本”

在以焊接技術為獨特優勢的中國一冶科工公司,趙宗合的焊接技術幾乎是“定海神針”般的存在。

作為一名一線共產黨員,如何看待自己的黨員身份,如堅定自己內心的信仰?這位2012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的焊接大拿擲地有聲:“我要不斷錘煉焊接技藝,成為沖鋒在前的先鋒,用精益求精的技術回報企業、反哺社會!”

近年來,伴隨著企業轉型發展,公司承接的項目越來越多,焊接技術難題也趨向多樣化和復雜化。趙宗合始終牢記自己的黨員身份,急事、難事沖在前,麻煩事不退讓,他充分運用自己扎實的焊接技術,攻堅克難,屢屢為公司解決工程中出現的問題。2018年,在武漢市二環線鋼箱梁生產中,公司引進了一批先進的大型焊接設備。但是操作過程中出現了構件容易焊穿、夾渣、焊渣難以清理、焊縫蓋面成型差等問題,趙宗合同其他焊工集思廣益,積極試驗,終于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優化了焊接工序,使焊接效率提高近1/3。在國家體育館鳥巢工程、越南冒溪電廠工程、武漢火車站工程等工程中,他經常研究新的焊接方法和焊接工藝,使焊接質量大大提高,改善了焊接合格率,降低了返修的次數。在大量摸索與實踐之后,趙宗合改進了埋弧自動焊的送絲機構,節省了更換焊絲的時間,對提高勞動生產率作出了貢獻。

可是誰能想到,在起初學焊接技術時,趙宗合曾被姐姐狠狠批評。高中畢業后,趙宗合在當地一家建筑材料廠當起了維修工。有一天,單位從省城請來了兩位焊接師傅開展技術指導。趙宗合連面罩都沒戴,透過手指縫觀摩起師傅的一招一式,看入了迷。“懂技術的人真是太帥了!”正當趙宗合折服于師傅們的技藝時,一通電話改變了他的人生。

“宗合,我們單位現在急缺電焊工,你想不想來試試?”電話那頭,是遠在武漢的姐姐。趙宗合聽完渾身一激靈,踏著新千年的鼓點,登上了開往江城的列車。

當時,姐姐已是單位里小有名氣的電焊工,自然也就成了趙宗合的啟蒙老師。初拾焊槍的趙宗合,由于技術不熟練,焊接中難免出現問題,每次出錯,隨之而來的都是姐姐的一通教訓。

有一次,看著歪歪扭扭的焊縫,姐姐恨鐵不成鋼,指著趙宗合鼻子大罵:“學習不咋地,工作也不行!你說你這輩子還能干啥!”趙宗合聽完憋了一肚子氣,把自己反鎖在房間,午飯都不吃。其實姐姐心里比誰都清楚,趙宗合不僅悟性高,而且肯吃苦,作為一個從零起步的門外漢,能在短時間內達到這種焊接水平已實屬不易。“我還不是盼著他快點成才!”午休結束后,姐姐在忐忑中回到車間,卻發現趙宗合正拿著廢料蹲在角落里獨自練習。

每當工友們下班回家時,車間里屬于趙宗合的那盞燈卻總是亮到深夜。多年來,他總是主動找工作環境最差、焊接難度最大的崗位去進行挑戰,工作面很小時,他往往蹲進去就很難轉身,特別憋氣,可越是這樣,越是激發他的征服欲望。趙宗合說,焊接技術是自己的安身立命之本,焊接工位就是必須捍衛的“主場”!

 

“把每一條焊縫當成自己的‘臉面’”

趙宗合實際上從來沒有正式拜過一次師,但他卻總說自己至少有4個師傅。他認為學技術不僅要“拜師”,更要會“偷師”,只要是有本事可供學習之人,就是自己的師傅。

除了姐姐以外,王金龍、徐幼清、殷鳳清這些響當當的高級技師都是趙宗合內心認可的師傅。與他們同臺作業時,趙宗合總是偷偷地學藝。他說,往往一個構件,每人焊條縫,趁行車翻面的間隙,他就迅速地跑過去看幾位師傅焊接的效果,然后學著他們的樣子,改進自己的手法。

任何高超精湛的技藝都是通過刻苦和努力得來的。剛進廠時,趙宗合和很多新焊工一樣缺乏經驗,焊接技術很一般。那時,倔強要強的他總是在想:“為什么別人總能焊得比我快,焊得比我好呢?他們是怎樣做到的?”以后,好勝心強的他每次都特別留心師傅的操作技巧,并把工作中遇到的難點、重點一一記錄下來。下班后,趁著別人休息的空檔,他默默找來一些和焊接有關的書籍,邊看書邊思考邊對照,一遍遍苦練焊接基本功,琢磨焊接操作中的各種技巧。

趙宗合坦言,自己小時候只要一捧書,眼皮子就“打架”。但實操技能越來越嫻熟的他發現,自己似乎已經達到了一個“瓶頸”:“有時候工友問我一些技術問題,盡管我能憑著經驗告訴他們應該怎么做,卻沒法講出個所以然來。”

為了攻克“瓶頸”,趙宗合不僅自學完了一個電焊工應知的理論書籍,更在理論學習的過程中,發現并總結了一套適合本單位工程特點的焊接工藝。在新建武漢火車站工程中,站臺樓面梁的所有焊縫均為溶透焊,連筋板的角焊縫也不例外。筋板與筋板的間隙很小,手把焊焊接時角度太小,很難保證焊接質量。面對工程量大、工期緊、精度要求高,他臨危授命去攻克這個技術難題,經過兩天的不斷試驗及對現有設備的一些改造,最終在工友的配合下,圓滿地攻克了此項技術難點。

據統計,由趙宗合提出的技術革新,為企業創造直接經濟效益超過500萬元。多年來,他先后參加大大小小工程近百項,把每一條焊縫當成自己的“臉面”,在確保質量優良的同時,力求外表成型美觀。

在公司土耳其廠房吊車梁制作工程中,趙宗合采用小V型坡口、多層焊,嚴格控制線能量,同時做適當的反變形,使吊車梁腹板變形得到有效的控制。上下翼緣板焊接采用T型角焊,達到焊接工藝要求,一次探傷檢驗合格率100%,圓滿完成吊車梁制作任務。在印度ESSAR工程、武鋼博物館工程、武昌火車站等工程中,他焊出來的成品外觀成形好、外表光滑平整焊后修補少,致使焊材使用量大量減少。

2011年12月,趙宗合參與設計的《焊接培訓管板試件焊接氣體背保護方法及裝置》和《焊接培訓管狀試件焊接氣體背保護方法及裝置》兩項裝置獲國家發明專利,填補了國內此項空白。  

趙宗合說,這些年來,他總是主動找工作環境最差、焊接難度最大的崗位去進行挑戰,工作面很小時,身高一米八的他,往往蹲進去就很難轉身,特別憋氣。可越是這樣,越是激發他的征服欲望,他始終記得母親的話:“不干則已,要干就干最好!”

 

“為了更好地服務國家和人民”

“能到國慶閱兵現場來,是國家給我的榮譽,更是一種鞭策,我將更加苦練焊接技能,回報偉大祖國。”2019年10月1日,趙宗合作為先模代表受邀到國慶閱兵現場觀禮,內心無比激動。

趙宗合說,之前每次閱兵,都是坐在電視機前。這次來到現場,圓了他一個夢。“讓我印象最深的,是‘創新驅動’方陣,他們是科技創新領域的代表。”談起群眾游行,趙宗合為科技強國的力量感到自豪和驕傲。趙宗合表示,自己多年來從事技術工作,對國家的高端科技持續關注,彩車上的高鐵、蛟龍等搭載著“天眼”“北斗”“C919大飛機”等大國重器,馳騁在科技強國的路途上,組成“復興號”的造型,令人眼前一亮。

“最使我震撼的是,兩次現場聆聽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聽后,趙宗合將“團結”“前進”等關鍵詞牢牢記在了心上。趙宗合表示,作為一名技術工人的代表,必須團結凝聚身邊的產業工人,通過以身作則、言傳身教提高技能水平,講奉獻、比創新,為行業發展、企業進步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憑借日臻精湛的技術,趙宗合成為了中國一冶焊接領域的一面旗幟。多年來,他利用自己的專業特長,多次參加省市級、國家級比賽,屢獲殊榮:全國冶金建設行業技術能手、第四屆全國職工職業技能大賽個人總分第15名、全國技術能手……

“大家強才是真的強。”趙宗合不僅用扎實的技術為企業贏得了榮譽,更言傳身教帶動青年焊工們成長成才。趙宗合的兩位愛徒昌林葉、蔣杰在湖北省第六屆焊工比賽中,就以絕對優勢包攬了冠亞軍。

作為趙宗合徒弟的祝強,對自己的老師十分敬重:“八年來,我在趙老師身上不僅學到了一身精湛的焊接技藝,更是在他身上學到了吃苦耐勞、精益求精的職業精神。他能文能武,‘文’是能夠直接撰寫發表各類論文和獲得各類國家級發明專利;‘武’是焊接技術很厲害,每每遇到新項目很棘手的焊接工藝試板和公司施工項目遇到的焊接難題,師傅總是能很快地找出原因并迅速制定方案最終完美解決。”

面對令人艷羨的成績單,趙宗合從未停止前進的步伐,在爭創知識型、技能型、創造型職工的道路上,他一直走得很扎實、很堅定。早在2012年,趙宗合就入選中國公共關系學院勞模本科班深造。 “入學是為了知識的增長,畢業是為了更好的服務國家和人民”,這是趙宗合的QQ簽名。他說沒有企業這個平臺,就沒有自己的今天。“我最大的心愿就是企業能涌現出更多的人才,讓企業品牌在全國乃至全世界家喻戶曉。”

在方寸焊位里,趙宗合始終秉持一顆共產黨員的初心,言傳身教,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青年焊工,并在國家、省市級電焊比賽中屢創佳績。為了將自己掌握的焊接方面的技能和經驗傳授給更多的青年人,他摸索出“1+1群”的人才培養模式,即自己先在公司各生產單位物色一批徒弟,將他們培養出來,成為所在單位的焊接技能人才;再讓他們在本單位各自又帶出一批焊接技能骨干,進一步推動企業焊接技能人才隊伍的建設。

面對個人乃至企業的未來,趙宗合眼中閃耀著堅毅的光芒:“我將繼續加強個人焊接技術領域的錘煉與精進,不斷攻克各項技術難題,同時牢記自己的黨員身份,充分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做好技能骨干的‘傳幫帶’,為公司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貢獻出最大的力量!”

 

(文/王柳)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亚洲v欧美v日韩v国产 | 无打码H中文视频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国产AV | 午夜福利精品自拍视频在线看 | 亚洲夜夜性夜综合久久 | 视频一区手机视频 | 亚洲国产品综合人成综合网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