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千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代,孔子曾使子路問津武漢市新洲,探尋治世救國之道。
二千多年后的新時代,一名基層司法所長以求真的精神,在武漢市新洲這片熱土上,堅守踐行服務為民的初心,勇擔法治為民的責任與重擔,她就是武漢市新洲區司法局邾城司法所所長吳愛琴。
扎根基層司法行政一線十余載,吳愛琴先后獲得“江城調解之星”“武漢市最美崗花”“武漢市三八紅旗手”“武漢市首屆金牌家事調解員”等榮譽。
疫情防控 巾幗不讓須眉
吳愛琴
她忠誠于黨,不斷加強政治學習,增強政治素養,具有較強的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她忠誠于事業,甘于堅守平凡崗位,不計名利無私奉獻,播撒辛勤的汗水,守護一方平安穩定。吳愛琴扎根基層司法行政一線數十載,見證了武漢市新洲司法行政事業的發展。
2020年初,武漢暴發新冠肺炎疫情,為迅速阻斷病毒傳播,吳愛琴第一時間深入基督教堂宣講抗疫政策和知識,勸阻教徒們聚集禮拜;在實施社區(村)封控管理過程中,她主動請纓下沉武漢市新洲區著名的紅色老區——徐古山村,宣傳防疫知識,化解矛盾糾紛,開展“三代一捐”活動,這一下沉便是76天;協助抗疫期間,先后幫助村(居)民購置生活用品、藥物等500人次,協助村民外出復工476人次。除此之外,在她所在的邾城司法所帶動下,轄區71名社區矯正對象自發向新洲區紅十字會捐款6226元。
疫情防控期間,吳愛琴帶領邾城司法所工作人員重點加強特殊人群管控,運用電子定位動態監管社矯對象560人次;加強社區服刑人員心理疏導,推送各類抗疫宣傳視頻180條次,未出現一例違反規定事件。34名刑釋人員嚴格落實“必接必送”,銜接率、安置率、幫教率均為100%。
2020年3月,武漢女子監獄即將有一名新洲籍女犯人蔡某芬于3月19日釋放,釋放前女子監獄與新洲區司法局聯系,新洲區司法局協同邾城司法所一起安置銜接。
但3月17日,蔡某芬新冠肺炎核酸檢測呈陽性,而且雙肺CT檢測異常。對于刑滿釋放后,新冠肺炎病患者能不能接、該如何接等問題,吳愛琴迅速將該信息匯報至新洲區防疫指揮部,在得到防疫指揮部指示后,及時與女子監獄及當地防疫指揮部無縫對接, 3月19日將刑滿釋放人員蔡某芬轉送至新洲區人民醫院救治。蔡某芬是法輪功習練者,拒絕入院治療。吳愛琴又及時聯系蔡某芬兄嫂、妹妹等親人,通過醫院護理人員視頻連線,用親情鼓勵蔡某芬戰勝病魔。
2020年疫情高發期的某天晚上9時許,所有道路、街巷空無一人,但為了銜接一名女子監獄刑釋人員,吳愛琴和同事高丹克服恐懼,毅然決然地前往新洲學府社區做好銜接。正是吳愛琴與同事的勇往直前,才有效杜絕了刑滿釋放人員“輸入性”和安置幫教人員“流動性”疫情的發生。
2020年4月8日武漢市解封之后,社區矯正日常管理工作正常啟動,邾城司法所為10名到期沒辦解矯手續的對象迅速辦理解矯手續,實現疫情防控期間無一人發熱、感染,疫后各項業務工作迅速走上正軌。
法治賦能 優化營商環境
深入社區宣傳
新洲區邾城街常住及流動人口30多萬人,社會治理壓力巨大,但面對繁重的工作任務,吳愛琴和同事就像是化解矛盾的尖兵班、宣傳法治的播種機、法律服務的小分隊,在基層社會治理一線施展身手。
圍繞打造一流法治化營商環境,“法治賦能”助力營商環境優化,在吳愛琴的帶領下,邾城街司法所發揮法治宣傳、法律服務和法律保障職能,為優化營商環境“添磚加瓦”。新洲區邾城街龍城社區代表新洲區迎接省、市普法驗收得到高度贊賞;舉水法治主題公園、祥燕社區法治陣地成為全區普法新地標;邾城街章林小學被命名為“全市百佳法治創建示范單位”,龍城社區被命名為“全市民主法治示范社區”。
經過多年實踐,吳愛琴領悟到,一顆心為公,不怕群眾不聽;一碗水端平,不怕群眾不服;只要一身力出盡,不怕事情調不成,唯有如此,化解矛盾糾紛才“不懼硬茬”。面對家庭瑣事糾紛,她會不厭其煩,進行巧妙化解;面對大規模群體性事件、非正常死亡糾紛,她更毫不退縮,迎難而上;面對歷史原因遺留下的“硬骨頭”,她摸索出了一套以調解化積案的成功經驗。
2020年2月,經人介紹,兩個鄰村的年輕人蔡男與黃女確立了戀愛關系,但因疫情沒能見面,只能通過微信、QQ聊天。疫情解封后,沒與蔡男見面,黃女外出打工,但兩人始終保持微信、電話聯系。在這期間,為表示誠意,蔡男主動噓寒問暖,“5.20”“11.11”“七夕”或黃女生日時主動轉賬給黃女,還經常轉賬給黃某買鮮花、買衣服、零食等,黃女也接受。
2021年元月份,蔡男和黃女從外地打工回來并相約見面。見面后,黃女見蔡男個子矮小,沒有男子漢氣概,不想繼續交往。蔡男很失望,說既然朋友談不成,那就希望黃女將他微信轉賬給黃女的錢退還。黃女認為這是戀愛期間蔡男主動贈與,黃女堅決拒絕返還,蔡男則揚言,如果黃女不返還將采取過激行為,由此,雙方發生矛盾糾紛。
吳愛琴經深入了解,在近一年時間里,蔡男微信轉賬給黃女200余次,最小金額為66元,2020年5月20日520元8次,黃女生日當天轉賬1314元8次,還有1616元和1818元,合計近9萬余元。面對蔡男與黃女這個矛盾糾紛,吳愛琴分別找雙方做工作,曉之以情、動之以理,釋理說法。對黃女,吳愛琴說,蔡男是主動贈與行為屬實,但蔡男的贈與明顯是以你和他戀愛結婚為目的,現在你們雙方戀愛不成,應當予以退還,而且如果蔡男一意孤行,多多少少對你的名譽也有影響。對蔡男,吳愛琴說,你是主動贈與的,如果你過于斤斤計較,對你的名聲也不好,誰還愿意與你戀愛呀。
雙方聽了吳愛琴的意見后,態度都有所轉變,都愿意退一步,接受調解。但是,以什么樣的退還標準進行調解呢?吳愛琴冥思苦想,最后給雙方提出一個參考標準,500元以上的金額退還,500元以下的就只當是戀愛期間雙方看電影、吃飯、送小禮物等的實際開支,雙方都能接受,最后黃女退還給蔡男6萬余元,雙方最終達成調解。
據了解,近年來,吳愛琴指導村(居)調解委員會調解各類民事糾紛480余件,其中重大疑難糾紛45件、非正常死亡糾紛13件、歷史遺留積案6件,涉案金額1500余萬元。在調解中,沒有發生一起因調處不當、不及時引發的群體性上訪等激化事件,吳愛琴的工作得到地方黨委、政府的高度認可。2021年 5 月7日,吳愛琴陽光調解工作室成功揭牌運行,《法治日報》《湖北日報》分別以整版和頭版宣傳報道了吳愛琴的調解事跡。
在社區矯正工作中,吳愛琴敢于堅持原則,善于抓住重點,對特殊人群管控更是“獨辟蹊徑”。在嚴格落實“普通人員月摸排、重點對象周對接、關鍵時段日走訪”機制的同時,吳愛琴做到第一時間發現,并及時處理基層矯情隱患,確保特殊人群管控得了、管控得?。粐栏駥徢罢{查、考核獎懲等環節和關口,社區矯正對象點檢率100%。在開展“紙面服刑”專項清查工作中,吳愛琴結合工作實際,創造性地摸索出“三談一歸”工作法(與社區矯正人員談悔罪的話、與家庭人員談幫助的話、與左鄰右舍談表現的話、綜合分析制定矯正個案)。
通過吳愛琴的引導幫扶,迄今已有51名社區矯正對象、刑釋人員成功走上創業之路;借助律師開展法制教育,2020年開展“掃黑除惡”“社區矯正法”“民法典”等大型專項法治講座10余次,組織在冊人員周四晚上按時參加線上“云課堂”學習,會后,社區矯正對象通過抄寫法律法規知識,進一步提高了遵紀守法意識和服刑意識。正因為如此,近幾年來,新洲區邾城街全街社區矯正對象無一脫漏管和重新犯罪。
吳愛琴認為,服務基層群眾要有“耐心”“暖心”,更要“創新”,工作中80%的問題,都可以用服務手段解決。在化解一起人身損害賠償糾紛時,因當事人行動不便,一日內,她便往返八次,并在當天達成調解協議。她首創“網上預約調解、法律咨詢”,在新洲區邾城街全街60個社區(村)分別建立“12348”微信群,居民們只要點開手機,就能暢享法律咨詢、預約調解等法律服務。她還創新性開展“四評促整改”,采取當面評、電話評、上門評、集中評,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建議,及時糾正和整改各類問題35個,得到群眾紛紛點贊,武漢市委機關報《長江日報》就此進行了專題推介。
基層治理 金花名揚荊楚
現場開展宣傳培訓
新洲區邾城司法所是司法行政系統少有的女子所,作為這個“巾幗戰隊”的領頭人,吳愛琴緊緊抓住隊伍建設這個“牛鼻子”,全面加強思想、組織、作風和制度建設,練好內功,進社區開展“雙認領”點亮“微心愿”活動;依托“政法干部進社區”發揮“六員”作用,幫助三店街欒崗、馬畈等3個村190戶村民“討回”74萬元土地流轉費;借助“年輕干部上講堂”“書香司法”、道德講堂等活動,強活力增動力;圍繞法治建設、法律服務、維護穩定等重點工作,激發“娘子軍”干事創業的銳氣、化解矛盾的底氣和攻堅克難的勇氣,做示范,爭一流。
依托區域經濟大發展、街道黨工委辦事處全力支持的天時,借助黨政機關法治建設的地利人和,吳愛琴領頭的新洲區邾城司法所克服職能交叉、易出現“空檔”等問題,扎實做好基層治理文章,助推新洲區邾城街經濟社會發展。
充分發揮基層調解組織的作用,化解矛盾“強根基”。對轄區容易引發矛盾糾紛的各種情況進行梳理,吳愛琴歸納出離婚糾紛、繼承糾紛、子女撫養和贍養糾紛、相鄰糾紛、工傷事故糾紛、交通事故糾紛、醫療糾紛、宅基地糾紛、學生傷害事故糾紛、勞動糾紛、承攬合同糾紛十一大類,充分運用自己掌握的法律法規知識和日常調解新的方法,分別就糾紛特點、法律法規規定、調解要點、調解方法進行歸納總結,編印出《培訓資料》,組織全街村、社區民調主任進行集中培訓,以案講法,用調解案例說話,提高民調主任的調解能力,夯實基層調解基礎。
依托“法指針”“24小時不打烊線上服務”,讓法律服務更“接地氣”。新洲區邾城司法所組織村、社區法律顧問成功入駐平臺,圍繞疫情引發的勞動關系、房屋租賃、合同履行等問題,社區律師為群眾提供法律意見,開展疫情防控“以案釋法”活動,對村民自治章程、居民公約進行“法律體檢”,開展專題法治講座,增強居民守法、用法意識;依托律師公益法律服務團,開展“法律進企業”,為企業經營決策、防控疫情提供精準法律服務,做好企業法治需求上門調查,建立專門工作臺賬,并結合企業需求開展有針對性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宣傳,提高了企業市場競爭力,助推企業做大做強;以培養一戶一個法律明白人為目標,開展“法律進鄉村”,利用雨天、農閑時節,為農民提供“訂單式”普法,通過以案析法、調解糾紛、上門說法等方式最大限度滿足村民的法律需求。據統計,新洲區邾城司法所在全街60個社區(村)建立了“12348”微信群,解答法律咨詢1265人次,化解矛盾糾紛573人次。
到學校開展法制宣傳
為做好青少年校園源頭普法工作,新洲區邾城司法所在各學校配齊法治副校長、建起學校法務室,為師生和家長提供法治宣傳、法律咨詢、糾紛處理、法律服務;整合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和轄區“五老人員”、政法法律志愿者、駐村(社區)律師等資源,開展“金秋法律進校園”“良心秤故事會”“反對校園欺凌 維護校園安全”“小時候 希望家園—暑期法治護成長”等系列活動;組織第五屆全國道德模范、“良心秤”第五代傳人江玉珍、江遠斌姐弟到各大校園宣講誠信守法故事;每年暑期,還在龍城、章林、紅旗、祥燕、幸福等社區組織開展“安全知識有獎問答”“模擬法庭”活動,讓廣大留守兒童在游戲活動中知法、懂法;投資40萬元建成舉水法治文化主題公園,將法律知識與群眾日常生活熱點問題巧妙融為一體,休閑娛樂之時,群眾便能得到法治教育……正因為新洲區邾城司法所多維度基層法治文化建設,新洲區邾城司法所法治宣傳聚到了人氣。
在法治中國的建設進程中,憑著滿腔熱忱,吳愛琴在平凡的工作崗位上默默耕耘奉獻,履行法律賦予的使命,捍衛法治精神,播灑法治春雨,詮釋司法為民的情懷。在吳愛琴的帶領下,新洲區邾城街司法所在全國司法行政系統中脫穎而出,先后斬獲全國先進司法所、全國人民調解工作先進集體、湖北省女職工建功立業標兵崗、武漢市雙評議十優滿意單位等系列榮譽。(特約記者揭興旺、通訊員李海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