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網訊(程旺江) 2021年8月16日人民日報公眾號推送一篇好文《善待你所在的單位》,讀后,余味深長。
“如果你是小草,單位就是你的地。如果你是小鳥,單位就是你的天。如果你是一條魚,單位就是你的海。如果你是一只狼,單位就是你躍馬馳騁的戰場。家庭離不了你,但你離不了單位。”
的確,“單位”,就是一個人腳下的厚土,立命的基石,生活與幸福的源泉。一個人如果沒有“單位”,就是無水之萍,無土之苗,何以安生立命!
到過桃園、棗園、葡萄園或梨林、栗林、古茶林的人,都知道,越是根深蒂固的勁木,越是枝繁葉茂,碩果飄香,掛滿枝頭。
植物雖然沒有語言,但她亦有靈性,因為她深深懂得,只有緊緊擁抱大自然,根深植于厚土,才能源源不斷汲取生命的養分,蓬勃生長,木秀于林,繁衍河山美景。
人,更有智慧,更有靈性,更懂得生活與“單位”緊密相連的緣分與感情,就象樹木愛著根下的土壤一樣,在熱愛中,成就自己的“獲得”,茁壯不悔人生。
在大千世界中,每一個人,都有一份與生命和使命存在相聯系的一份或少數幾份職業與職責定位。當兵的人,以部隊為家,守衛邊疆,保衛國家安全;種田的人,勤耕四季,種糧養殖,為人們生產生活食品;工廠的人,匠心作業,制造出萬千精美產品;教書的人,為人師表,傳授知識,促進生產和技術革命;銀行的人,以客戶為尊,為經濟社會提供金融服務和信貸支撐......
每一份工作,都對應一個“單位”,都是一種貢獻,一種責任,也是人生存在、獲取與豐滿的過程。人生雖有選擇,職業雖有選擇,但是一旦選擇和擁有,你就要珍惜和忠誠。向善向好,忠于職守是每一個人應有的品格與職業精神。
英雄黃繼光,為了掃除大部隊前進的前進的火力障礙,英勇獻身,用胸膛堵住敵人的機槍眼,體現了一名革命戰士對“保家衛國”的軍人使命的無限忠誠;榜樣焦裕祿,為了蘭考人民的幸福,不計個人得失,鞠躬盡瘁,忘我工作,為黨交出一份滿意的答卷,體現了一名黨的干部對人民事業的無限忠誠;時代楷模張富清,堅毅無畏,“甘灑熱血寫春秋”,堅持本色,“大隱隱于市”,堅苦創業,“甘當革命孺子牛”,堅定忠誠,“哪里需要哪里去”,堅心敬業,“干一行愛一行”,堅守清貧,“靜以修身儉養德”,體現了一名老英雄精神品質“平凡的高大”和“高大的平凡”,體現了他的對革命工作的無限忠誠......英雄可敬可貴,最是精神品質,無不體現他對“單位”“事業”的熱愛,因為有愛,才那樣無私無畏,才那樣富有彪炳千古的生命意義。
所以,作為一個人,無論從事什么,你必須有愛向善,愛黨,愛國,愛人民,愛單位,愛工作,愛家庭,愛生活,愛自己。熱愛“單位”,熱愛工作,踐行職責,就是所有之愛的落腳點。“單位”就工作之壤,工作就是生活之根,工作勤勉,有為有價,就是人生之本。當你選擇了單位,選擇了工作,你就選擇了職責,選擇了歸宿,應該靜下心來,以“工匠”精神,努力奮斗,充分激發自身潛力,為“單位”的榮譽而戰,為自己的光榮而戰,象挺拔的果木一樣,只有根深蒂固,才能俊秀于林,果滿枝頭。
編輯:曉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