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6日早間,“濟南大潤發發臭隔夜肉洗了再賣”的話題迅速登上熱搜,其母公司高鑫零售也高臺跳水快速翻綠。
高鑫零售股份
據新京報記者暗訪發現,在大潤發超市濟南省博店,每天早上6點到8點,是超市肉品備貨的時間。員工最先從冷庫里拉出到操作間的肉,并不是進貨時整塊的肉品,而是頭一天沒賣完的隔夜肉,有些已經有異味,需要優先處理。處理的步驟就是拿起來看一看、聞一聞,沒異味的,以及異味不大的就挑出來放到9.9元一斤的特價檔里銷售;異味比較明顯的,就鉸成肉餡再銷售。
排骨的備貨處理也一樣,異味不大的排骨,都剁成小塊作為特價排骨銷售。在那些特價排骨里,有原價29.9元一斤的肋排,也有20.9元一斤的前排,還會有12.5元一斤的腿骨,因為隔夜變味,它們被混在一起堆滿柜臺,標價每斤11.6元。
記者暗訪畫面
由于員工的獎金是和銷售額掛鉤的,所以面對顧客的問詢,他們經常會用各種理由搪塞過去,也有要求比較高的領班會如實回答是“隔夜肉”。
其實,這并不是最讓人發指的,在新京報記者臥底期間,發現每隔三四天,那些混雜了邊角料和變質肉的冷凍肉糜,就被切成小塊放到大盆里,先鉸成肉餡,再根據肥瘦的不同,按照不同的配方,腌制成一紅一黑兩種香腸料。
被腌制的臭香腸
腌制時,用老抽較少、顏色發紅的一種香腸料灌制成香腸后稱為臺灣香腸;另外,肥肉和變質肉更多,用老抽也更多的一種香腸實灌制成香腸后則稱為北方香腸。
為盡可能地掩蓋原料異味,拌好的香腸餡通常會腌制一天,由晚班員工灌制成香腸后,先放在冷庫里晾置,最后再由早班員工烤制成熟香腸包裝銷售。
記者還發現,這樣制作包裝的香腸標價18.9元一斤后,還往往會打半價銷售,即便如此,銷量依然不好。員工解釋無論如何掩蓋,此類香腸依然還有種“酸不拉幾”的異味。除此之外,有異味的肉還會被送到超市的熟食部門,做成熟食之后,再賣給內部員工。
然而,在自制香腸攤位上方,懸掛的電視全天候循環播放大潤發自制香腸的宣傳片,宣傳片里的說法是“制作臺灣香腸的原料,選用優質的冷鮮豬腿肉,保證原料安全新鮮,我們以顧客‘吃得放心,買得滿意’為宗旨,保證我們的食品安全。”
沖上熱搜
新京報的新聞一出,很快沖上微博熱搜,網友們紛紛出來吐槽大潤發,還有網友表示,胖東來YYDS。
有網友表示,“大潤發做的鮮食從來不敢吃,因為我媽吃過里面的涼拌菜直接急性腸胃炎。我吃過里面打折的面包,說是當天做的面包,也腹瀉過。從此,我再也不敢吃大潤發自己貼標簽日期的商品。”
還有網友表示,“自家在大潤發買的肉餡,外面一層新鮮肉餡,里面全是壞的肉餡。”
除了肉,還有網友說,在大潤發買蘋果,在打稱的時候被掉包。
大潤發致歉內容
為此,大潤發發文致歉。“針對媒體就大潤發濟南省博店‘肉品銷售’的新聞報道,我們深表歉意并誠懇致歉,最新進展情況如下:1.大潤發濟南省博店相關肉品已全部封存下架,涉事員工停職接受調查,門店將立刻進行整改,目前正積極配合市場監管部門進行檢查和調查。2.大潤發對食品安全及操作流程有嚴格的規范和要求,即日起將在全國門店開展自查自糾工作。對于此事,大潤發誠懇接受媒體和社會大眾的監督和批評,再次誠懇致歉。”
約談現場
其實,在三天前,也就是在《新京報》的報道出來之前,濟南部分大潤發門店就因為群眾投訴被集體約談。
8月13日,濟南市市場監管局約談大潤發華北總部負責人,同時一并約談近期被投訴舉報、網民反映消費問題相對比較集中的歷下、市中、天橋、歷城等區域門店的主要負責人。
據了解,今年以來,涉及大潤發濟南門店的12345熱線消費者食品安全投訴舉報和網民反映涉嫌消費侵權問題比較集中,反映問題主要包括涉嫌銷售超過保質期食品和篡改生產日期食品等。
針對存在問題,濟南市市場監管局向大潤發華北總部和濟南相關門店提出要求,要強化市場經營主體責任,健全食品安全管理機構,按要求配足配強食品安全管理人員,完善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切實堵住制度漏洞;要認真學習食品安全有關法律法規,加強從業人員食品安全法律法規的學習培訓,經考核不具備食品安全管理能力的工作人員不得上崗;要扎實抓好整改提高,對消費者投訴和網民反映比較集中的問題、自查找出的問題、監管部門檢查發現的問題,要建立臺賬、限期整改,并按時報送整改報告。
但從被約談至今,整整過去3天,大潤發濟南省博店肉品才被下架整改。大潤發濟南省博店這種敷衍、傲慢的態度,不僅引起群眾的極度不滿,也影響了投資者的信心。
最新股價
據了解,1998年,大潤發正式由倉儲經營模式轉向大賣場模式,并在當年于上海閘北開首家大賣場店,之后通過“短賬期、員工分紅、選址由CEO黃明端親自考察”等獨特的經營理念,大潤發迅速發展壯大,締造了“十九年不關一家店”的零售業傳奇。
2010年,大潤發營收達404億元,取代家樂福坐上中國超市之王,次年,大潤發與歐尚合并在香港上市。
自2020年10月,阿里作價36億美元,增持高鑫零售股份至72%,成為控股股東之后,高鑫零售的股價一直跌跌不休。截至目前,高鑫零售股份已經下跌65%。
8月16日早盤,大潤發母公司高鑫零售的股價瞬間高臺跳水,截至發稿,報4.75港元。
當時淘寶中國的收購價為8.1港元,目前高鑫零售的價格僅為當時收購價的6折,這意味著阿里32億美元的投資,賬面已經浮虧83億元人民幣。再加上2017年的第一筆224億港元的投資,阿里前后在高鑫零售上虧損早已超過100億。(來源:中國基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