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8月16日,記者了解到,在鄂州市鄂城區鳳凰街道濱湖社區,分布著大量建于上世紀90年代的國企職工小區,為了改善轄區無物業管理的小區人居環境,濱湖社區創新工作方法,調動居民參與小區管理的積極性的同時也讓小區舊貌換新顏。
濱湖社區造紙廠小區居民熊桂蘭和隊友早晨按時到崗,一起打掃小區的環境衛生。不論是小區路面還是單元樓梯,她們都一絲不茍,不放過一個衛生死角。忙完第一輪的清掃工作后,熊桂蘭笑著說:“我們早上都是六點鐘開始,七點鐘結束,把小區全部打掃一遍,之后就每隔兩個小時再掃一次,保證這里的干凈。”
居民劉女士告訴記者,造紙廠小區是一個無物業管理小區,“過去小區太臟亂了,垃圾隨處可見。”在社區和居民的共同商討下,小區由黨員帶頭實行居民輪流排班來打掃衛生,每天安排兩人,負責小區內樓道、公共區域的清掃,小區業委會成員負責監督執行情況。通過社區和居民共同參與,互相監督,小區環境衛生面貌煥然一新。
“我們這小區現在看著是大變樣,跟以前大不同,現在地面很干凈,人住著也舒服。”造紙廠小區居民許金蘭說起小區的變化感慨萬千,“現在居民自發的愛護環境衛生,遇到地上有垃圾,都會主動撿干凈,共同維護小區的衛生。”
小區內的“花團錦簇”
濱湖社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處理環境衛生問題的同時,該社區與造紙廠小區沿街商鋪簽訂了“門前四包”責任書,每周還對門前四包工作進行星級評定,鼓勵和引導商戶自覺做好衛生保潔工作。
鳳凰街道濱湖社區黨委書記龔誠介紹道:“我們對商鋪采取每周評星每月評級,每周我們根據不同的星級來評定,一顆星是差,兩顆星是較好,三顆星是好。同時我們結合每周的評定情況,在每月的月底根據評星情況進行流動紅旗的授發;每年年底,還會對各商戶門前四包綜合執行情況進行獎勵和曝光整改。”
商鋪流動紅旗
自從執行門前四包責任制后,轄區商戶易和紅更加注重自家店面的衛生工作,她感嘆:“人都是講好的嘛,這個衛生搞好了,評星拿多了,顧客一看就知道,生意也要好一些。”
通過社區引導,依靠居民自治的力量,造紙廠小區從原來的“無序”走向“有序”。居民們嘗到了甜頭也樂在其中,積極參與小區管理,實現人人參與,人人治理,人人共享,群眾的幸福感和獲得感進一步得到增強。
記龔誠表示:“我們將通過黨員帶頭居民參與的方式,在小區自治之路上不斷探索經驗和方法,為我們的基層社區治理工作創新出更多樣板。”(通訊員李大波、江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