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喝茶五分鐘,排隊兩小時。”近年來,各大商場、街邊,奶茶店的身影不斷涌現。然而,奶茶行業日漸火爆的同時,也不斷暴露出產品質量問題。8月4日,記者獲悉,有媒體曝光了“書亦燒仙草”廣西南寧青秀萬達店存在的隨意更改物料有效期、員工腳踩操作臺、未取得健康證上崗等食品衛生安全亂象。
在青秀萬達書亦燒仙草門店,調查人員發現,店內雖張貼著物料保質期限章程,但這些標準卻形同虛設。店員在備餐過程中,先將昨日剩余的燒仙草奶茶換貼新保質期,又將暫時不用的三大桶放進冰箱。按規定,燒仙草奶茶(熱)保質期4個小時,燒仙草奶茶(冰)保質期24個小時,根據時間推算,此前剩余的燒仙草奶茶應被處理掉,門店的這一操作顯然是為了節省開支。
此外,珍珠、西米、芒果粒、橙子、柚子、芋圓、芋泥、紅茶等常用的食材若有剩余,只要不嚴重變質,就會被撕下當日標簽,貼上新一天的標簽繼續使用。但在公司的標準里,它們有不同的安全保質期規定,在該店調查的幾天內,食材的“生命”不斷在新標簽里延續。
監控圖片
針對媒體曝光的食品安全問題,南寧市市場監管局聯合青秀區市場監管局組織執法人員進行了核查,并對“書亦燒仙草”其他門店進行了突擊檢查,竟還有意外“收獲”。
執法人員現場檢查發現,該店存放的食品原料中,超過標注保質期的共有13種,另有3盒草莓已腐敗變質。執法人員對這批過期、變質原料現場予以銷毀,隨行的第三方檢測公司也抽檢了該店6個批次食品原材料及1個批次半成品。
隨后,執法人員當場下達《詢問通知書》,并按程序責令該店立即停業,擬對其立案查處。除被曝光的“書亦燒仙草”青秀萬達店外,南寧市市場監管局還在全市范圍突擊檢查了“書亦燒仙草”其他59家門店,發現有15家門店存在食品安全問題。市場監管部門分別下發了《責令改正通知書》4份,《當場行政處罰決定書》4份、《監督意見書》6份、《詢問通知書》1份,擬對2家門進行立案調查。
監控圖片
北京市漢良律師事務所汪艷禎律師表示,“書亦燒仙草”個別門店隨意更改食品有效期的行為,涉嫌違反《食品安全法》中“如實記錄食品的名稱、規格、生產日期、保質期,進貨日期”等規定,這會直接導致過期食品流向市場,危害消費者權益。
此外,“書亦燒仙草”個別員工腳踩工作臺、沒有健康證等問題,表明了該公司對員工的食品安全培訓力度不夠。《食品安全法》規定,食品生產經營企業應當建立健全并落實食品安全管理制度,對職工進行食品安全知識培訓。消費者因不符合食品安全標準的食品受到損害的,可向生產經營者要求賠償。
監控圖片
記者了解到,就食品安全問題,“書亦燒仙草”曾收到過多起投訴。去年5月,有消費者在重慶師范大學店內購買了一杯燒仙草,喝到一半時發現有只死蚊子緊貼杯壁;今年6月,夏女士在外賣書亦燒仙草內喝出飛蟲;還有消費者反映,喝完書亦燒仙草拉肚子罹患腸胃病。此外,“書亦燒仙草”也有被消費者投訴存在偷工減料、店員服務態度不佳的現象。
用戶投訴相關圖片
據書亦燒仙草官網顯示,目前四川書亦餐飲管理有限公司在國內擁有6000+門店,遍布全國30+省市,并在向海外拓展。茶飲行業的新鮮產品在不斷變化,但是常勝將軍的背后,都有開創者對消費者心理的深刻洞察和品質的把控。
憑借敏銳的洞悉力,“書亦燒仙草”抓住并放大奶茶消費者對以“嚼”解壓的需求,開創了“半杯都是料”的全新升級,在茶飲江湖占領了一席之地。但隨便將超過安全保質期的小料填滿半杯,對于追捧這一味覺體驗的消費者而言,到底加的是“蜜糖”還是“砒霜”呢?標稱崇尚“健康、新鮮、時尚”的經營理念,面對一次突擊檢查出現15:59的問題比例,“新鮮、健康”二詞消費者又能否買賬?
(來源:中國食品安全網‘四川食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