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7日,記者了解到,黃石市澄月社區居民在實施老舊小區改造過程中,主動交納建設費,積極參與到改造工作中。
據了解,澄月社區屬于大型雜居社區,社區共有房屋111棟,長期以來這些房屋處于無單位無物業管理狀態,隨著城市黨建和社區基層治理創新工作不斷提出新要求,居民參與社區建設的熱情高漲,對于改善自身居住環境的需求也越來越強烈。
改造前
環湖43棟小區是其中的典型代表,這個小區共有7個單元樓、117戶業主。該小區為封閉式,并且天然有前院和后院,地理環境可謂得天獨厚,可是因為一直無人管理所以導致小區設施陳舊、環境臟亂、秩序混亂,業主們看著一個個建成的新式小區,改造自己居住小區的意愿越來越強烈。
今年以來,業主們通過社區得知上級政府有改造老舊小區的政策支持和打造"紅色物業"的意向之后,對改造環湖43棟燃起了極大的熱情。該小區從黨員到群眾、從居民到業主都積極響應,主動向社區提出希望可以把環湖43棟作為"紅色物業"試點小區打造。
改造后
在社區的引導下,環湖43棟迅速成立業主委員會,由2名得力委員負責日常的內外協調工作。經過多次召開業主大會、并建立業主微信群,環湖43棟的業主們對"自己家園自己建設"的原則普遍達成共識,先由每戶交納300元的小區建設費投入到前后大門門禁、車禁、小區監控等關鍵基礎設施建設中,同時由社區和西塞山區城管局幫助該棟后院劃設停車位,規范該棟的居民停車秩序。全體業主還投票把環湖路43棟小區命名為"磁湖人家"小區。
據了解,后期環湖43棟的日常管理、設施維護等費用都將在征得全體業主同意后從業主繳納的管理費中進行開支,真正實現"我的小區我做主"。
不僅如此,澄月社區社區和西塞山區建設局也將該小區的配套健身器材、修建托管間和讀書吧、增設電瓶車充電設備納入老舊小區改造設計藍圖中。對環湖路43棟的紅色物業居民自治改造成功經驗,社區后期將逐步復制推廣到轄區其他老舊小區。(通訊員李大波、江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