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年來,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明顯提升,心理健康教育教學實踐成效多次受到湖北省教育廳的充分肯定與高度贊賞;教學團隊近年來主持省級以上課題15項,在國內學術期刊發表教育教學學術論文35篇,出版、參編專著和教材6部,多所高校到校學習交流經驗……武漢輕工大學心理健康教育成績斐然,受到業界廣泛關注,對省內外高校產生輻射帶動效應。
武漢輕工大學在心理健康教育方面如何能取得如此亮眼成績?帶著這樣的疑問,7月13日,記者走進武漢輕工大學,探尋該校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佳績的秘訣。
匠心設計 呵護學子心靈
站在武漢輕工大學(金銀湖校區)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的走廊上,任何人都能迅速察覺出這里的不同之處。
預約接待室
猶如置身于一個調色盤里,所見之處不再是普通大學教室的那種單調,而是一種溫馨的五彩繽紛——黃色、綠色、藍色等顏色在墻上、天花板、地板上有序地組合。
記者看到,在這里各類功能分區一應俱全,有預約接待室、減壓放松室、情緒宣泄室、團體輔導室等。走進每個單獨的空間里,不同的主色調搭配精心的裝修裝飾和柔和的燈光,讓人感覺非常舒服。
“每一種色彩都有講究。”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老師黃小琴以心理咨詢室為例向記者介紹,在名為“花樣年華”的咨詢室,主色調是淡綠色,這種顏色有療愈的作用,比較適合抑郁的人;而在名為“星辰大海”的咨詢室里,藍色成了主角,這里就比較適合焦慮的人,因為藍色能讓人平靜。
心理咨詢室
除了專業的色彩搭配和空間設計,高科技也是該中心一大特征。在老師的介紹下,記者看到了音樂放松減壓艙、中控督導一體機、智能吶喊宣泄儀、智能體感宣泄儀、VR虛擬現實實訓系統、宣泄動感單車、心理沙盤等科技感滿滿的設備。指導老師可以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利用這些設備進行教學、干預和治療。
在減壓放松室,記者體驗了一把音樂放松減壓艙。躺在柔軟的減壓艙內,聽著輕柔的聲音,減壓艙的“按摩”模式讓記者的身心漸漸放松。
“學生躺進減壓艙后,設備電子屏上展現的蓮花會慢慢從閉合到盛開,蓮花盛開得越大,代表學生身心越放松。”黃小琴介紹道。
據了解,對于這些設備,學生可以通過線下和線上的方式進行預約使用。
情緒宣泄室
“在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教育教學與咨詢服務、危機干預是三位一體的。”武漢輕工大學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主任魏鵬程說,該中心是由專業的設計團隊根據實際教學情況和學生心理特點打造而成,老師們在此可采取多樣化教學方式,為學生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咨詢和危機干預。
精心打造 創新教育模式
如果說心理健康教育與咨詢中心是武漢輕工大學心理健康教育顯而易見的那一部分,那該校的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12345”新模式可以說是整座冰山。
武漢輕工大學心理健康教研室主任杜睿介紹,“12345”模式具體包括:一個體系(系統構建心理健康教育體系)、兩個渠道(第一課堂教學和第二課堂教學)、三位一體(理論教學、實踐實訓、素質拓展)、四個融合(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與增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有機融合、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理論和實踐課的有機融合、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與提升大學生綜合素質和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有機融合、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與相關教學研究和科學研究的有機融合)、五個聯通(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線上與線下的互聯互通,自助與他助的互聯互通,效果評價與信息反饋的互聯互通,教育教學與咨詢服務、危機干預的互聯互通、校內資源與校外資源的互聯互通)。
沙盤治療室
“我們始終堅持系統觀念。”以“12345”模式中的“三位一體”為例,杜睿告訴記者,學校將理論教學、實踐實訓、素質拓展相結合,圍繞學生的各種心理需求,多維度多形式開展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了顯著的效果。
據悉,該校打造“核心課+拓展課”相結合的課程化體系,實現學生四年心理健康教育不間斷和心理健康教育課程全覆蓋。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課程體系以《大學生發展與心理健康》為核心課,拓展出了《社會心理學》《人際關系心理學》等系列選修課程。從2013年起,學校將心理健康教育課程確定為學生大一時必修課,大二至大四期間,學生根據實際情況自主選修課程學習,這樣學生在大學四年期間可以不間斷地接受心理健康教育。
在實踐實訓方面,學校通過集趣味性、體驗性于一體的團體心理訓練課,促使學生維護自身心理健康的態度和行為習慣的形成。不僅如此,該校還會定期組織學生進行素質拓展,讓學生在心理訪談、心理電影賞析、心理情景劇大賽等活動中強化心理素質。
“傳統的心理健康教育多半是以講座的形式開展,主題和形式都比較單一。”杜睿說,該校的心理健康教育“12345”新模式有效解決了當前我國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中存在的教學體系頂層設計不夠、針對性時代性實效性不夠強、課程教學與實踐實訓以及綜合素質拓展結合不緊密、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融合度不夠、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缺乏學術自覺等突出問題。
課堂教學
這樣的教育方式受到了學生的歡迎,一位學生在給老師的微信中表示:“很感謝這門課,讓我不僅對我有了較為全面的認知,也明白了該如何去改變,讓我知道自己的不足,也讓我在不足上有了好的突破。”
全心推進 結出教育碩果
當被問及該校心理健康教育取得佳績的秘密時,武漢輕工大學黨委副書記、心理健康教育領導小組組長劉豐林告訴記者:“學校高度重視心理健康教育,將心理健康教育類課程納入人才培養方案,不斷加強頂層設計,創新教育方式方法,突出教育特色,全方位、多維度推進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開展心理健康教育訓練課
為此,學校專門成立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師生心理健康教育與服務工作,初步形成學校統籌、分級管理、專業引領、行政保障的心理健康教育領導機制。
騏驥千里,非一日之功。武漢輕工大學不斷對當前高校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理論與實踐現狀進行審視,在總結實踐經驗的基礎上,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和結果導向的統一,不斷推進新時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改革創新,逐步構建了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學體系,取得了豐碩的理論成果和顯著的實踐成效。
在理論成果方面,學校團隊參編了《大學生心理健康》等2部高等院校“十三五”規劃通識課精品教材,主編、開發出《大學生發展與心理健康教程》校本教材,出版了《自殺的自我損耗階段模型:構建、發展與檢驗》等3部著作(獨著),在《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等國內學術期刊發表教育教學學術論文35篇。
自實施“12345”模式以來,學生心理健康水平明顯提升。同時,學校將學生心理素質拓展納入素質拓展學分,使學生綜合素質得到顯著提升,先進班集體創建率持續提升,形成了良好的校風學風,學生就業質量和職業發展能力不斷提升,近四屆學生就業率穩定在93.9%以上,本科生升學深造率穩步上升。從2019年第三方公布的數據分析,該校本科新生入校質量等級為C,畢業生就業質量等級為B。
心理健康實訓課
“12345”模式同樣也吸引著湖北省內省外的高校同行紛紛到武漢輕工大學學習交流。武漢輕工大學也在湖北省教育廳主辦、該校承辦的全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能力提升培訓班和全省高校心理健康專家服務隊暑期社會實踐研修班上,向湖北省內大多數高校和心理健康教育專職教師介紹該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學經驗。
“近年來,我們學校校風、教學質量都在不斷提升,學校影響力也在不斷擴大,心理健康教育功不可沒。”該校教務處負責人告訴記者,最近,“12345”模式的研究與實踐榮獲該校2021年校級教學成果特等獎。(記者胡毅、韓燕玲、通訊員聶銘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