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月20日,記者走進宜城市石油公司小區大門,映入眼簾的是干凈整潔的文化墻、姹紫嫣紅的共享花園、綠樹成蔭的院落,活動室里聊天下棋的老人們笑開了花……“現在咱們小區環境真是好,我們也終于有了歸屬感。”居民談起小區變化,都說得益于舊區改造帶來的福利,更離不開黨建引領“三位一體”治理模式。
石油公司小區共享花園
“以前,兒子把我從農村接來住,小區無人管理亂成一團,根本住不下去,隔三岔五就想回農村。現在管理規范了,住在這樣舒心的環境里,我都不想走了!”望著新建的晾曬桿和健身器,八旬老人白金國高興地說。
讓居民點贊的,除了環境變化,還有民生服務的提升完善。在宜城市陸公堤社區指導下,石油公司小區積極搭建“群眾議事平臺”、“雙報到”黨支部工作室、“說事室”和“居民之家”;健全完善民主議事制度,實現民事民議、民事民辦、民事民管;支部建在小區、組織覆蓋樓棟、黨員聯系家庭,大力倡導居民自助自治,促進矛盾糾紛化解,有效杜絕了小區治理亂象。石油公司小區堅持以黨建為引領,植入“紅色引擎”,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和黨員模范帶頭作用,組織居民自愿自發開展志愿服務,讓旁觀者變成參與者。
為小區老人服務
石油公司小區60歲以上的老人近百人,其中患病、行動不便等困難老人34名。針對這一現狀,石油公司小區黨支部、業委會和庭院長共同謀劃,成立了小區老年人互助組,根據老人們不同的實際情況,分為“買菜團”“晨練團”等。每天,老人們可以相約一起買菜、晨練、下棋打卡,若無故缺席,團長會親自上門看望。“現在有小區黨員干部和愛心人士免費給我送熱粥、饅頭和小菜,真的很感謝!”年近八旬患癌的獨居老人劉正貴感激地說。
整潔衛生的小區
不僅如此,石油公司小區還多次舉辦“道德法律大講堂”“鄰里茶話會”,開展“五好家庭”評選等豐富多彩的活動。居民王順德說:“這些活動大家參與都很積極,因為我們都把小區當作自己的家。”
宜城市住建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將嚴格按照襄陽市老舊小改造領導小組要求,凝聚共識、形成合力,持續落實城鎮老舊小區改造“不光要改‘面子’,更要改‘里子’”,聚焦群眾實際需求“補短板”,通過老舊小區改造充分釋放群眾對居住條件改善的期盼,提升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通訊員侯紅麗、李大波、江玉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