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葛龍珍,中共黨員,1949年5月出生于湖北咸寧市,現定居北京。葛龍珍父親知識淵博,書法造詣深厚,在當地頗有名氣。自幼受父親影響與傳授,葛龍珍酷愛中國傳統文化,尤其對書畫藝術情有獨鐘,后主要師從伯濤先生學習寫意花鳥,并向多位大師請教山水、人物等各種畫法技巧,取長補短,幾十年如一日不斷實踐提高自己。
畫家葛龍珍
仲夏。出差北京,筆者初識著名畫家葛龍珍。此次相識,不僅見識了年過古稀但依然風采不減的畫家葛龍珍,更有幸欣賞到了她許多生動飄逸的山水、花草、人物、動物等畫作。在我眼里,每一幅渾然天成的畫作,于神采飛揚間,還透露出一種自然率真的禪意,極富生氣。
其實,在葛龍珍筆下,她都會用自己獨特的審美觀與豐富的表現手法,創造出許多形神兼備、千姿百態的藝術形象,無論枝枝蔓蔓,還是花花草草,都充滿了女性世界的冷艷、寧靜、柔美與祥和。為突顯其女性氣質和藝術的有效結合,葛龍珍一生都在錘煉自己的筆墨技巧與創作技法,希望通過筆墨于紙端呈現女性真實心靈,再現女性精神世界。
廣取眾家之長,外師造化,中得心源,葛龍珍主攻花鳥,尤擅畫牡丹和月季。她所繪牡丹靈動、雋秀,既有南國秀潤之靈性,又不失北方健朗之骨氣,鮮明豐腴,富貴典雅;所畫月季靈秀、俊俏,令人心曠神怡,流連忘返;所作鳥類、禽畜,造型夸張,色澤飽滿,憨厚中透著靈動,爛漫天真,流露出對和平的追求和對平靜生活的向往。
葛龍珍作品
庚子新春,疫情牽動人心。葛龍珍攜手李謀之以"翰墨戰疫,中國加油"為主題創作了一批書畫作品,這些作品意發于心、情動于衷,筆墨中寄注真情實感,謳歌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時代強音,表達大愛之心、關切之情,同時向奮戰在一線的逆行者們加油鼓勁,鼓勵全國人民共克時艱,一起抗擊疫情,全力打贏那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書畫創作之時,葛龍珍不僅崇尚公益,而且還身體力行,數十年如一日,一直行走在慈善事業的路上,用一顆大愛之心譜寫出一篇篇感人至深的人生樂章。葛龍珍希望通過自己手中的筆墨,為社會文明與和諧貢獻一份綿薄之力。正因為全身心投身于慈善事業,葛龍珍被中華慈善總會特聘為理事。
2009年,徐悲鴻先生的夫人廖靜文老師為通過IS0國家藝術資質論證的葛龍珍簽發了優秀國畫家證書;2015年,葛龍珍參加米蘭世博會"新絲綢之路,一帶一路"當代書畫名家精品巡展,并榮獲中國書畫大家全球巡回展暨威尼斯頒獎盛典活動中"米蘭國際銀獎";2016年,榮獲大世界基尼斯"我最喜愛的書畫家"人氣排行TOP6大賽中"金獎";2016年,榮獲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3 周年全國書畫大賽"銀獎";2018年,第三屆唱響一帶一路世界華人公益春晚暨全球首屆(綠色中國)環保歌曲大賽獲獎歌曲頒獎典禮在意大利哥詩達游輪上盛大舉行,因以創作書畫作品關注環保,并捐獻書畫作品支持環境保護公益事業,葛龍珍被主辦單位國際中國環境基金會授予"愛心藝術家"榮譽稱號。
葛龍珍榮譽
葛龍珍堅持參加軍隊、地方組織的各項展覽,例如毛主席誕辰紀念、奧運等主題畫展,作品多次在全國政協禮堂、中華世紀壇、民族文化宮、臺灣會館、人民日報社、北京圖書館等地展出。其作品不僅被五臺山殊像寺藏經樓、貴州遵義市政協、云南扎西紅軍長征第一站紀念館、山東哈瀘寺等國內單位收藏,還被美國、韓國、加拿大、東南亞等海外諸多國家收藏。
葛龍珍主要代表作品包括《松柏常青 花開富貴》《季季平安》《富貴平安》《喜上眉梢》《紫氣東來》《鳥語花香》《五福迎春》《富貴有余》《農家樂豐收》《爭艷》《富貴神仙圖》等。(文/程華新)
附:葛龍珍介紹
葛龍珍:女,著名畫家,出生于湖北咸寧市,現定居北京。系中國書畫院院士、中國書畫院五臺山創作基地理事、華夏惠眾國際書畫院理事、北京藝術創作中心創作員、中國國典畫院院士、中國道教協會道家書畫院藝術委員,以及中國書畫家聯誼會、北京湖社畫會、北京豐臺美協等會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