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謝鎮黨委和政府及時為我家農場修通了水泥路、架起了三廂電、開通了水渠……"7月13日,黃石市陽新縣黃顙口鎮超豐生態家庭農場柯風兵萬分感激地說。
海口湖大橋施工
陽新縣黃顙口鎮黨委委員、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成員黃冰告訴記者,2019年9月,在溫州打工的柯風兵和妻子蔡召翠決定返鄉創業。柯風兵夫婦共投入資金300多萬元,成立了超豐生態家庭農場,種植雜柑60余畝、沃柑10余畝、水蜜桃和油桃20余畝、黑布林和西梅30余畝、櫻桃10余畝、黑加侖10余畝、脆棗10余畝、蓮藕20余畝、藍莓8余畝、杏子10余畝、稻蝦養殖150余畝。因此,周邊"5060"20個勞力可以在柯風兵夫婦的家庭農場工作,月薪達3600元。據統計,僅去年一年,去掉所有開支,柯風兵夫婦的家庭農場純收入達20多萬元。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陽新縣黃顙口鎮黨委和政府將新時代文明實踐站打造成為開展黨史學習教育的重要前沿陣地,精準對接群眾身邊的煩心事、操心事、揪心事。39名鎮干部帶領36個鎮直機關單位和15個村黨支部及全鎮黨員,深入田間地頭和企業工廠,大力開展就業、健康、飲水、產業等民生工程,把為民辦實事項目化、責任化、常態化,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的"急難盼愁"問題,將群眾"問題清單"變為"幸福賬單"。
修筑溝渠
在深入田間地頭和企業工廠期間,陽新縣黃顙口鎮黨委書記柯登景在宣講黨史、紅色故事的同時,還積極主動搜集民情民意,讓群眾"心里話有地方說、愁心事有干部辦、困難有人幫、問題有人解決"。在他的幫助下,不僅解決了瑞明等4個家庭農場農產品銷售難等問題,還為柯風兵夫婦的家庭農場修通了水泥路、架起了三廂電、開通了水渠……
據了解,截至6月底,陽新縣黃顙口鎮解決了500件群眾"急難愁盼"問題,幫助1450名"5060"勞力就業,老年人日料理中心建設、長江大壩黃顙口段綠化帶工程、抗旱溝渠改造、軍山生態養殖、海口湖大橋等30個民生項目全部在建設中。(通訊員吳華臻、方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