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5日,陽新縣農業農村局畜牧技術人員在楓林鎮(區)畜牧獸醫服務中心的配合下在畜禽養殖基地“因場施策”,將畜禽養殖廢棄物資源化利用,有序推進畜禽養殖污染治理工作。
“我們圍繞種養結合農牧循環,把畜禽糞污轉化為農家肥、生物肥,用到中藥材和柑橘種植地里, 開展標準化、生態化花園式養殖。”陽新縣浮屠鎮力銘養殖場負責人鄧乾將說。
據悉,浮屠鎮力銘養殖場是該縣規模較大的蛋雞場,現存欄蛋雞15萬只。
養殖場污染整改現場
陽新縣委農辦主任、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徐國梁,陽新縣農業農村局副局長、縣畜牧服務中心主任柯平等一行,帶頭下沉浮屠鎮蘆灌湖周邊,檢查督辦“畜禽養殖環保督察反饋問題”整改工作。
在華瑞養殖場,工人們正在安裝化糞池鋼棚,防止雨水內流,徐國梁叮囑養殖業主劉華楓,一定要按照相關部門提出的整改意見主動整改到位,立行立改,同時,要時刻繃緊環保這根弦,強化責任擔當,自覺接受監督。
“我們將圍繞控制用水量,壓減污水產生量,實現減量化生產、無害化處理、資源化利用和生態化保障。”劉華楓介紹說。
徐國梁(左一)查看養殖場周圍環境
今年來,陽新縣農業農村局通過對全縣的養殖場進行全面排查,對養殖場進行網格化管理,在畜禽養殖過程中,全面推行循環發展模式,按照“干濕分離、雨污分流、節水養殖、循環利用”的原則,通過沼氣池處理、有機肥生產等方式,把養殖糞污進行分級利用,變廢為寶。
據了解,陽新縣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到96.95%,大型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100%。在畜禽養殖環保督察整改過程中,陽新縣農業綜合執法大隊、縣畜牧服務中心等單位,排查規模養殖場230多家,下達整改指導意見書12份,移交環保部門進行查處2起。(通訊員吳華臻、張丕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