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1年4月13日
在湖北省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
太陽河鄉原黨委書記張麗紅
榮獲湖北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
這不僅是個人榮譽
更是屬于整個太陽河鄉的榮譽
個人簡介:
張麗紅,男,土家族,湖北恩施人,1976年2月出生,1996年11月參加工作,1999年1月加入中國共產黨,大學學歷。自2004年開始,歷任恩施市太陽河鄉副鄉長、宣傳委員、黨委副書記、人大主席、鄉長;2016年9月至2021年4月任恩施市太陽河鄉黨委書記。
榮譽集錦:
2017.08被國家體育總局表彰為全國群眾體育先進個人;
2018.06被中共恩施州委表彰為全州優秀黨務工作者;
2019.05被省委宣傳部、省司法廳評為湖北省“七五”普法中期先進個人;
2021.04被授予湖北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在精準扶貧期間,張麗紅同志帶領全鄉廣大黨員干部和群眾都做了哪些事吧~
本網訊(通訊員/張國富)太陽河鄉位于恩施市北部,與重慶市奉節縣興隆鎮山水相連,屬山大人稀的邊遠鄉鎮,轄12個村和1個社區居委會,總人口2.4萬人。截止2019年底,全鄉12個貧困村已全部出列,貧困戶2020戶5858人已脫貧1973戶5767人,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29.67%降至0.41%,留存未脫貧47戶91人已于2020年全部脫貧。張麗紅同志自2004年到太陽河鄉工作,從分管副鄉長開始,在邊遠鄉鎮堅守17年,踏踏實實、勤勤懇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以對黨絕對忠誠的實際行動展現新時代共產黨員的新氣象新作為,團結帶領全鄉干部群眾強基礎、興產業、保穩定、促發展,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工作成績得到了各級領導和全鄉上下的充分肯定,在恩施市綜合目標考核中,2017、2018、2019連續三年獲得優秀等次,在市對鄉鎮精準扶貧目標責任制考評中,2018年、2019年連續兩年名列全市第一方陣。
一、堅持黨建引領,堅決扛起脫貧攻堅政治責任。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脫貧攻堅系列重要論述,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系列決策部署,緊跟省委、省政府,州委、州政府和市委、市政府步伐,帶頭開展“兩學一做”學習教育、“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帶頭遵守黨章黨規黨紀,從嚴落實“兩個責任”,切實擔起抓黨建促脫貧政治責任,嚴格履行“五級書記抓扶貧”職責,全面落實遍訪貧困要求。在全鄉黨員干部中開展“堅持學習,做有‘格式’的鄉村干部”微黨課,培養干部在工作過程中“有想法,有辦法,有章法”。堅持用制度管人管事,親自起草《太陽河鄉黨員干部“六不準”》、《尖刀班成員“十要十不要”》,規范黨員干部行為,抓早抓小抓苗頭。開展脫貧攻堅“見習副指揮長”活動,帶領各村(居)支部書記、駐村第一書記開展“五個一”活動(參加一次黨委會、主持一次村剖析會、考察一批市場主體、學習一天業務知識、提出一批意見和建議),提升村黨支部書記和駐村第一書記抓黨建促脫貧工作能力。開展“領頭雁”培養工程,鼓勵和支持外出能人返鄉,把能人培養成黨員,把黨員培養成村干部,把村干部培養成村支書,7名返鄉能人在換屆中被選為村支書,夯實基層組織建設,打造“不走的工作隊”,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了堅強政治保證和組織保證。
二、堅持基礎先行,全面改善基礎設施落后條件。
經過幾屆班子的努力,太陽河鄉的基礎設施有所改觀,但吃水難、行路難、用電難、通訊難等問題依然沒有得到根本性解決,群眾呼聲高,發展遇瓶頸。張麗紅同志清醒地認識到,脫貧攻堅是全面改善基礎設施落后現狀的重大機遇,為此,他一方面積極向上爭取政策資金和項目支持,多次到水利、交通、住建、電力、通訊等部門溝通協調;一方面親自研究、親自推動,經常到各個項目現場督辦落實。通過幾年的努力,全鄉水、電、路、網和群眾住房條件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自實施精準扶貧以來,太陽河鄉基礎設施累計投入3.1億元,其中:實施水利項目249個,2.4萬人吃上了干凈衛生的自來水;實施公路項目86個,硬化總里程277公里,修建橋梁8座,基本實現“出家門、上車門”;實施電力項目125個,農戶生產生活用電卡后問題得到全面解決;新建通訊基站78個,4G網絡覆蓋率達98%;累計改造農村危房1228戶,實施易地搬遷262戶,實現“危房不住人、人不住危房”目標。特別是為徹底解決茅湖淌村常年靠天吃水的“歷史之痛”,張麗紅同志多次往返州、市部門爭取協調項目資金800余萬元,親自帶領村“尖刀班”成員翻山越嶺尋找水源,動員老百姓群策群力參與工程管理,最終把15公里以外的一管清水送到了全村的家家戶戶,群眾喜笑顏開,感恩這來之不易的甘泉。
三、堅持產業為本,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
發展產業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銜接鄉村振興戰略的關鍵措施。貧困群眾有沒有發展產業,鏈接市場主體的帶貧效果怎么樣?這些都是張麗紅同志進村入戶必看的內容,有什么困難、存在哪些問題,他都會一一記錄到筆記本上,個案問題立即交辦到村“尖刀班”和鄉直部門限期解決,面上問題他會帶回辦公室,找班子成員一起商量破解之法,著力解決產業發展難題。他在全鄉推行的班子成員和鄉直單位聯系市場主體工作機制,將干部職工變成了為企業服務的“店小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劉緒友曾是茅湖淌村的貧困戶,2016年起他探索在自家山林散養黑豬,發展到100多頭,但本就困難的家庭遭遇產品滯銷。了解到這一情況后,張麗紅同志及時聯系恩施電視臺“幺妹兒帶你耍”欄目,協商舉辦了一期“吃庖湯”的節目,劉緒友家的黑豬生意瞬間火了,100多頭黑豬半個月銷售一空。如今,劉緒友成立了專業合作社,年出欄1000多頭,2019年銷售額600多萬,今年預計達800多萬,劉緒友也從曾經的貧困戶成功逆襲為“脫貧標兵”。為讓本土農特產品賣出高附加價值,張麗紅同志抓住東西部扶貧協作之機,建成了太陽河鄉電商中心,促使鄉內市場主體抱團發展,農特產品遠銷全國,今年的銷售額已突破了1000萬元。堅持多年持續育小培大,太陽河鄉產業扶貧成效凸顯,精準扶貧以來,全鄉投入產業發展資金2075萬元,建成以茶葉、馬鈴薯、藥材等為主導的產業基地3.4萬畝,貧困戶鏈接率達到91%;發展市場主體105家,貧困戶鏈接率達88.5%。發放貸款1114.7萬元,貼息77.41萬元,有效緩解了市場主體融資難題。本土成長的“藥材大王”張世界、“脫貧標兵”劉緒友、“返鄉能人”黃先兵、“致富能手”肖華等一批先進典型,成為了全鄉產業發展的“領頭羊”,越來越多的老百姓嘗到了發展產業的甜頭,從“要我發展”到“我要發展”,群眾致富的內生動力持續增強。
四、堅持民生至上,精準落實支農惠民政策。
張麗紅同志始終牢記為人民服務的宗旨,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群眾最急、最需、最迫切的難題,特別是低保、五保、殘疾、“三留守”等這些特殊困難群體,更是他時刻牽掛的對象。為此,自2018年開展見習副指揮長活動以來,每年都要對全鄉低保、五保、殘疾和“三留守”等特殊困難群眾實行全覆蓋走訪,累計為他們解決實際困難600多個。2019年,他積極與恩施市義工協會聯系,爭取君之心助學金20余萬元,解決了76名留守兒童的生活困難問題。實施精準扶貧以來,全鄉投入631.9萬元改善全鄉中小學條件,1994名適齡學生全部入學,兌現各類教育補助153.71萬元,沒有一名學生因貧困輟學;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參保率100%;12個貧困村建成標準化衛生室,家庭醫生簽約率87%,慢性病篩查和健康體檢實現全覆蓋。黨和國家的惠民政策落實到了太陽河鄉的家家戶戶。
五、堅持移風易俗,扎實推進鄉風文明建設。
堅持扶貧與扶志相結合,把鄉風文明作為提升群眾素質、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通過親筆撰寫公開信,參與錄制廣播講話,巡回到各村(居)開群眾會,把各級黨委政府的聲音傳達到家家戶戶。2016年以來先后在全鄉推行全域禁鞭、文明祭祀、農村環境整治、垃圾分類等行動,在全鄉上下形成了強烈反響,群眾改掉了陳規陋習,樹立了文明新風。推進文旅融合、以文化人,新建文體廣場14個、文化活動室13個,安裝“村村響”124套,完成“戶戶通”任務4880套。2017年以來舉辦三屆中國恩施“梭布埡石林杯”十大拐自行車爬坡賽,打造了全州體育品牌賽事。2018年9月、2019年11月太陽河鄉先后代表湖北省參加全國農民體育運動會,均取得團體第三名好成績,太陽河鄉被授予“全省農民體育示范鄉”。2020年9月舉辦“金秋九月·醉美太陽河”文學筆會,12省詩人云集,極大地宣傳推介了太陽河鄉。通過一系列的文體活動,傳承了特色民族、民俗文化,浸潤了民心。創新基層治理,切實推行綜治中心實體化運行機制,深化“464”矛盾糾紛層級調處模式,扎實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張麗紅同志被表彰為全省“七五”普法中期先進個人,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明顯增強。
17年,可以讓一個呱呱墜地的嬰兒長成一個風華正茂的少年,張麗紅同志選擇把17年黃金年華獻給了太陽河鄉。如今,不惑之年的他,看著太陽河鄉日新月異的變化,深感欣慰,因為在這場足以載入史冊的脫貧攻堅戰役中,他作為最前沿的指揮者、最一線的戰士,時刻踐行著黨員的忠誠和擔當,無愧這方土地和人民。
近日,張麗紅同志因工作調整去了其他的工作崗位,在此,讓我們一起祝福他在新的崗位上越來越好,太陽河永遠是他的第二故鄉!
編輯:蔡亮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