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鮮花送英雄,戰士再出發。 2月18日下午,中美醫療集團再次為支援湖北抗疫一線的醫護人員舉行出征儀式。這是一個月之內,這家大型民營醫院第二次派出醫護人員馳援湖北。
“疫情就是命令!在疫情面前,沒有公立醫院和非公立醫院之分,我們只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白衣天使。當祖國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毅然選擇逆行,用生命去守護生命,用人間大愛去履行醫者仁心的使命!”中美醫療集團行政總裁郭華偉的話擲地有聲。
接到任務已是深夜,中美醫療集團旗下的兩家醫院——京東中美醫院和譽美腎病醫院連夜啟動部署方案,全體醫護人員沒有絲毫遲疑,紛紛主動請戰。
“我是黨員,我在急診工作過,在非典時期我參加過一線救援,現在請把我派到一線去!”
“我在呼吸內科工作,我有豐富的經驗,我想盡綿薄之力!”
“我職稱級別高,經驗更豐富,我更適合!”
……
出征儀式前,郭華偉總裁親自出征的白衣天使們理發,她說,我這一生,只為兩個人剪過頭發,第一個是自己的母親,第二個是自己的女兒,現在為出征的白衣天使們剪發就像是在為自己的女兒剪發,心中萬分的牽掛與不舍。實在不忍心給姑娘們剃光頭,于是給她們剪成干凈爽利的短發,“你們要美美的出門,平平安安的回家,我等著你們凱旋歸來!”
郭華偉總裁親自出征的白衣天使們理發
而此時此刻,千里之外的武漢第七醫院重癥ICU病房,京東中美醫院護理部劉玉紅主任帶隊出征的首批醫護人員已連續奮戰了20多個日夜。
1月26日,河北省三河市衛健局吹響了首批支援湖北醫療隊出征的集結號,“若有需,召必應!”京東中美醫院護理部副主任劉玉紅、護士閆琦、護士麻義林、檢驗人員李鑫麗來不及與家人過節,來不及與父母告別,他們作為醫院首批醫療隊員連夜啟程,馳援湖北。
中美醫療集團京東中美醫院護理援鄂團隊,護理部劉玉紅主任帶隊出征,走進武漢第七醫院重癥ICU,全力投入抗疫工作!
1995年出生的麻義林是甘肅定西人,畢業于湖北省的荊州職業技術學院護理系,在湖北荊州度過3年學習生涯的他,在得知可以報名參加醫療隊支援湖北“抗疫”一線時,麻義林就主動請纓,成為了三河市首批援鄂醫療隊員,連夜出發,趕往武漢。
“接到消息,我第一時間撥通了家里的電話,他們對我前往疫情一線表示支持,父親讓我注意安全。”麻義林笑著說。顯然,家長對這個95后小伙子的信任與肯定使他內心產生了極大鼓舞。
早上9點,1996年出生的閆琦剛剛在重癥ICU上完夜班,“我們重癥監護組每人每天要照護2-3名重癥患者”閆琦說。這些重癥患者大部分都處于昏迷或者意識不清的狀態,每天除了輸液治療外,還需要進行氣管內吸痰、翻身拍背等日常照料。
閆琦說,自己是在前往武漢的途中才告知的家里,雖然家人們都不可避免的有些擔心,但還是對閆琦主動支援“抗疫”一線的做法給予了支持與肯定。“朋友們也十分支持我,他們讓我一定注意安全,等我從一線回來給我接風。”閆琦笑著說。
在抵達武漢后的兩天,京東中美醫療隊的麻義林早已按捺不住,一直在問:“怎還不給我排班?”如今,麻義林已經在武漢第七醫院重癥ICU監護室工作了20天。
“里三層外三層”,麻義林說,“每次進入ICU之前都要穿好3層防護服。最里面一層是洗手衣,再穿一層隔離衣,最外面再套上一層防護服,第二層和第三層都是一次性。醫護人員每次下班從ICU出來就需要相互監督,安全脫下防護服。”
“在重癥監護室內,一切都要做好安全防護,手機是不讓帶進去的,只有值班的組長能夠偶爾用穿上‘防護罩’的手機進來給我們進行拍照記錄”麻義林說。
“工作組里的每個老師和同事都是我的良師益友”閆琦說。像同是京東中美醫療隊隊員的麻義林一樣,閆琦在休息之余就會給家里打電話報平安。從剛進入ICU時的忐忑不安,到現在可以熟練的護理每一位重癥病人,通過這二十天在一線的拼搏奮斗以及同事的關心幫助下,這位來自河南的小姑娘成長了許多。
“感觸最深的一次,就是患者恢復意識,拔掉氣管插管的時候,對你豎起大拇指的一瞬間,我心中充滿了感動”麻義林說,“我現在精神及身體狀況很好,希望家里人不要擔心。”
雖然很累,但他們感到充實,在他們和眾多醫護人員的共同努力下,現在武漢的情況也一天天好起來,越來越多的重癥患者走出ICU,越來越多的新冠肺炎病人得以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