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烹飪協會?12?日發布《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間中國餐飲業經營狀況和發展趨勢調查分析報告》。報告顯示,餐飲業春節期間經營慘淡。
面臨困境,餐飲企業應如何自救?目前又有哪些相關政策?
廚師烹飪外賣餐食
今年春節期間餐飲業損失嚴重
報告顯示,餐飲業春節期間經營慘淡。今年春節受疫情影響,自?1?月?21?日起,很多餐廳都陸續接到顧客取消年夜飯預訂的電話。中國烹飪協會判斷,2020?年春節期間年夜飯的退訂量達到?94%?左右。
其中,北京的眉州東坡從?1?月?21?日?-30?日共退餐?11144?桌,損失春節黃金期經營的金額大約在?1700?萬元;擁有?60?家門店的旺順閣,1?月?28?日只有?23?家門店營業,客流量同比下降?98.49%,營業額下降比例?93.77%。
值得一提的是,本次調研中,有?11%?的餐飲企業在武漢開有門店。其中,78%?的企業關閉了在武漢的所有門店,剩下?22%?餐飲門店以提供團餐服務,保障醫院、機關單位等用餐、送餐等方式,為疫情防控貢獻一份力量。
疫情突發期間,大多數餐飲企業都無法正常營業,在營業收入造成重大損失的同時,還需承擔多項成本費用支出。
在餐飲服務堂食量大幅減少的同時,有企業寄希望于外賣外送能增加收入。但中國烹飪協會報告顯示,23%?的受訪餐飲企業在春節期間繼續提供外賣外送業務,但效果并不明顯。
報告認為,其主要原因包括,春節期間居民外賣訂單量減少;疫情防控期間各小區對外來人、包括送外賣人員管控嚴格;還有一個因素,就是需要向外賣外送平臺支付傭金,而?91%?的企業表示平臺傭金費率并沒有優惠,甚至還有?2%?企業表示傭金費率有所提高。
餐飲企業的自救之法
面對疫情之下的損失,不少餐飲企業開始自救解圍。
報告稱,為了消化提前準備的春節期間食材儲備,很多餐飲企業都將庫存以低于市場的價格向市民出售。
其中,自?1?月?27?日起,北京的豐澤園、眉州東坡、鑫巴蜀、全聚德、花家怡園、南來順等飯店都在店門口擺起了“菜攤”;云海肴在全國建立?100?個社群站,調動自有冷鏈運輸,向社區居民出售新鮮食材。還有的餐飲企業將食材庫存捐贈給居民或者疫區,提供愛心餐飲。
武漢一家餐飲企業在為醫務人員準備湯圓
同時,也有餐飲企業增開窗口銷售,增加主食、半成品等產品品種,提供點餐打包帶走服務。
2?月?1?日起,盒馬生鮮與青年餐廳、云海肴、西貝等多家餐飲企業開展合作,將餐飲企業員工臨時借入盒馬生鮮,既解決了現階段餐飲企業待崗人員的收入問題,同時也能解決生鮮電商因疫情爆發、訂單需求暴漲而帶來的人手不足的困境,在一定程度上緩解了餐飲企業的成本壓力。
中國烹飪協會呼吁,未來餐飲企業有必要考慮通過自建體系、或者選擇與組織方式和物流體系健全的相應平臺合作,繼續拓寬新零售產品線,創新經營模式,提供更高質量的產品和服務,使其成為未來業務新增長點。
此外,為盡量控制損失,盡最大可能回籠資金,很多連鎖餐飲企業都放棄了年前制定的擴張發展計劃,有的甚至已經準備關閉一些非主要門店,或者暫停非主要業務,盡力保證主營業務穩定發展。
政策為餐飲企業雪中送炭
疫情防控期間,餐飲業面臨困境。同時,一系列支持餐飲企業的政策出臺,為他們雪中送炭。
其中,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起“保價格、保質量、保供應”系列行動。記者獲悉,中國烹飪協會積極響應,號召會員單位共同向社會做出行動承諾,目前已有?355?家品牌企業及所屬?27655?門店率先向全國消費者鄭重承諾“三保”。
此外,國家稅務總局下發通知,在全國范圍內將?2?月份納稅申報期限延長至?2?月?24?日;對湖北等疫情嚴重地區可視情況再適當延長;對受疫情影響辦理申報仍有困難的納稅人可在此基礎上依法申請進一步延期。
央行等五部門下發《關于進一步強化金融支持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的通知》,明確對受疫情影響嚴重的企業到期還款困難的,可予以展期或續貸。通過適當下調貸款利率、增加信用貸款和中長期貸款等方式,支持相關企業戰勝疫情災害影響。《通知》要求,對受疫情影響較大的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物流運輸、文化旅游等行業,以及有發展前景但受疫情影響暫遇困難的企業,特別是小微企業,不得盲目抽貸、斷貸、壓貸。
廣西南寧,一名外賣騎手正在送餐
財政部下發《關于支持金融強化服務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對受疫情影響暫時失去收入來源的個人和小微企業,地方各級財政部門要會同有關方面在其申請創業擔保貸款時優先給予支持。
人社部辦公廳發布的《關于切實做好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期間社會保險經辦工作的通知》,因受疫情影響,用人單位逾期辦理職工參保登記、繳費等業務,經辦機構應及時受理。
地方上,北京、江西、福州、寧波、蘇州等多地宣布對中小企業減免房租費用。
多地也對不裁員或少裁員的參保企業,可返還其上年度實際繳納失業保險費的?50%。
“疫情對經濟影響的大小,取決于疫情防控的進展和成效。”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副主任連維良此前強調,這種影響是階段性的、暫時性的,不會改變中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
(來源:新華網客戶端、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