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創立于北京的金融科技公司恒昌正式宣布,旗下恒易融平臺已全面接入中國人民銀行金融信用信息基礎數據庫(即央行征信系統),所有借款人借款相關的信用信息將定期報送征信系統。
相關數據顯示,目前央行征信系統累計收錄了9.9億自然人、2591萬戶企業和其他組織的有關信息,個人和企業信用報告日均查詢量分別達550萬次和30萬次。作為世界上收錄人數最多、數據規模最大、覆蓋范圍最廣的征信系統,央行征信系統廣泛應用于金融機構的貸前審批、風險定價和貸后風險管理等環節,在防范金融風險、促進金融業發展方面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今年1月18日央行二代征信系上線,進一步增加了征信維度,在懲戒力度更趨于嚴格。其不僅會顯示更加細化的信貸記錄,個人生活繳費信息也將記錄在內。此外,二代征信報告還將以前體現近2年信用記錄提高到體現近5年的逾期記錄和還款記錄。以前的征信更新時間長達一個月或更久,現在二代征信要求各機構在采集時間點T+1向征信中心報送數據,數據更新更加及時。
作為行業的領軍企業,恒昌一直不遺余力保護出借人利益,為信用中國建設添磚加瓦。此前,恒昌已配合北京互金協會連續3次積極上報逃廢債名單,還全量接入百行征信,將平臺失信人列入“黑名單”,助力打破行業內“信息孤島”困境。此次恒昌旗下恒易融平臺完成與央行征信系統的對接,將使互金平臺上的逃廢債行為及時呈現在二代征信系統里。隨著越來越多優質平臺接入央行征信系統以及“史上最嚴”二代征信系統的上線,“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懲戒格局正逐步形成,良好、有序、守信的社會環境構建必然可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