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外媒最新消息,美聯儲執行董事萊爾·布雷納德周三表示,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正在就數字支付和數字貨幣的監管和保護等一系列問題展開調查,包括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的成本和潛在收益。
布雷納德表示,美聯儲正在考慮一系列與數字支付和數字貨幣有關的問題,其中包括有關可能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的政策、設計和法律方面的考慮。她表示,美聯儲正在開發自己的24小時實時支付和結算服務,目前正在審讀去年年底提交的200封有關這項擬議的服務的評議信。
布雷納德表示,美聯儲正在開展與分布式記賬技術及其數字貨幣潛在使用案例相關的研究和實驗,包括開發央行數字貨幣(CBDC)的可能性。
近年來,私營公司也在嘗試開發數字支付系統和數字貨幣,包括Facebook的Libra數字貨幣項目。去年2月,媒體報道稱,摩根大通將推出數字貨幣JPM Coin。JPM Coin基于區塊鏈技術,能夠在機構賬戶之間實現即時支付轉移。去年7月,高盛首席執行官(CEO)大衛·所羅門(David Solomon)透露,該公司也可能會推出自己的加密貨幣,就像摩根大通一樣。
去年11月,IBM和國際貨幣金融機構(OMFIF)聯合發布的最新調查報告顯示,世界各地許多央行的決策者都在認真考慮開發和發行央行數字貨幣(CBDC),未來五年內可能會有面向消費者的CBDC推出。與此同時,外界也有呼聲認為,美國法定貨幣美元在全世界擁有很強的影響力,是全世界認可的支付結算工具,因此美聯儲應該發行自己的央行數字貨幣,也就是“數字美元”。
加密貨幣差價合約(CFD),顧名思義就是以加密貨幣為標的資產的差價合約。外匯差價合約的交易并不涉及實際加密貨幣的交換或者買賣,而是以某一加密貨幣或者加密貨幣對的價格走勢來進行交易,交易者的盈利或虧損取決于差價合約標的資產價格的變化。通過差價合約交易,投資者有機會以小額投資獲得比傳統交易更快,更高的利潤,并且無需實際擁有標的資產。這令差價合約交易在高度動蕩的加密貨幣市場中備受投資者青睞,即使加密貨幣差價合約交易在擁有以小博大獲利可能的同時也更具風險。
為滿足廣大投資者對加密貨幣交易日益增長的興趣,致力于為客戶提供優質金融交易體驗的速威集團將旗下共享交易平臺與加密貨幣差價合約交易完美結合,精心打造的差價合約共享交易模式成為業內首創。通過速威共享交易平臺進行跟單交易,投資者無需具備專業投資知識與交易技巧,選擇專業交易團隊一鍵復制頂級投資者的交易策略,便可獲得相應的投資收益。此外,平臺提供多種跟單模式,讓投資組合多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