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9日,由人民日報健康客戶端、健康時報主辦的第12屆健康中國論壇在北京舉行,輝瑞、強生、賽若思巴斯德、Heralmax瑞維拓等國際知名品牌受邀出席并參與演講、分享。
原國務委員、十一屆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中國老科協會長陳至立與來自政府、醫藥衛生界、產業界、學術界、主流媒體界等1800多名領導、專家、企業家與會。
本次論壇共設立《抗衰老:營養補充進入靶向時代》等三個主論壇以及13個平行論壇,99位專家圍繞從慢性病預防和診治、海內外抗衰老技術發展趨勢等領域展開演講、討論、分享?!八ダ虾蛪勖深A”這一課題在新社會語境下全面“曝光”。
國家衛健委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副司長盧春山發表主題講話強調:我國經濟正在向高質量發展轉變。這個過程需要健康的、高素質的勞動人口支撐,更多依靠“健康紅利”。
國家衛健委規劃發展與信息化司副司長盧春山發表主題講話
專家們測算:我國有近14億人口, 4億處于亞健康狀態, 3億人是病人和失去勞動能力的人口。到2028年,醫藥工業總產值達到3.2萬億,全國醫療衛生總支出將5.9萬億元。
盧春山表示,延長健康預期壽命,可以放大我國健康紅利,其機制主要是“一增一減”?!耙辉觥本褪?,延長健康預期壽命有利于經濟增長;“一減”就是,延長健康預期壽命能夠減輕疾病經濟負擔。
清華大學交叉醫學研究院國際生物經濟中心主任、科技部中國生物技術發展中心原主任測算:如果全中國每個人多健康工作一年,以2019年全國近92萬億的GDP總值為基準計算,延遲退休5年則可以產出近400萬億元的勞動紅利。
盧春山稱:世界上最健康國家幾乎清一色是高收入國家。提高健康預期壽命,必須抓好預防,抓好健康促進、健康管理。
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許正中在致辭中也強調:“每個人是自己健康第一責任人。健康中國的成色好不好,百姓健康素養是關鍵。”
人民日報社副總編輯許正中致辭
與會官員、專家、學者還就生命科技前沿領域的發展趨勢展開了深度交流。王宏廣預言:在預測信息科技革命之后,下一個科技革命將會是“生物”,生物經濟將會引領人類經濟史上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信息經濟之后的第四個浪潮。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科技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代濤也強調,生命科技領域的創新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創新,也是我們國家推動經濟結構調整的重要抓手。
王宏廣表示:“長壽的目標不是單純地活下去,而是健康地活下去;長壽要延長的不是單純的生命長度,而是健康的工作時間。”
王宏廣20年來一直跟蹤研究30個國家和31個省的生物科技與產業發展動態,他預測:國內外生物科技的十大突破可能會給健康產業帶來十個機遇,其中包括:抗衰老技術在動物身上已經取得的重大突破,未來必將延長人類健康工作時間,延長預期壽命;藥品在整個健康產業中的比重會逐漸下降,而疾病預防、康復、養生養老的在健康產業中的分量會越來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