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月?7?日中午,武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通過“武漢發布”官方平臺發布消息稱:呼吁廣大愛心人士,在組織捐贈醫用物質前,先熟悉掌握醫院所需物質的品種和標準,并盡量通過紅十字會統籌實現捐贈,以免繞開紅十字會定向捐贈后,增加醫院查驗負擔,帶來安全風險。對繞開紅十字會直接向有關單位捐贈的防護用品,凡涉嫌違法違規的行為我們將依法處理。舉報電話:12315。
此消息一出,網絡上各種議論此起彼伏。網友們圍繞幾個關鍵詞展開了討論,記者匯總了一下,有兩大關鍵點是爭論的焦點。
一是“繞開”。網友大多數意見是,什么是繞開?捐贈自由,想通過誰捐就通過誰捐,想捐給誰就捐給誰,這是每個人和企業的權力。誰給武漢市市場監管局的權力隨便給捐贈的個人和企業打上“繞開”這個烙印,誰又規定捐贈必須通過眼下網上討伐聲一片的武漢市紅十字會?
二是“涉嫌違法違規,依法處理”。網友的意見匯總就是,號召捐贈就號召,這個時候加這個反詰式的條件干什么,威脅捐贈者?網友也有許多反問:難道平時違規就不處理?通過紅十字會捐贈的即使違法也不處理?
網絡在某些時候能反映群眾的主流意見,這是真實的,需要當地政府細心聆聽的中肯意見。記者不由得感嘆,武漢市紅十字會能量真大,能請得動執法權力部門武漢市場監管局來站臺,甚至威脅捐贈者——文中最開始稱“愛心人士”。這也側面反映出我們的地方官員至今仍是官僚做派,一言不合就“抖狠”,絲毫不顧及會傷害捐贈者的心,也不顧及此舉會損害當地政府辛辛苦苦樹立的公信力。
為群眾考慮,為群眾著想,是黨員干部的天職。但在疫情如此嚴重的當下,武漢市紅十字會還炫了一把能量,武漢市市場監管局也不忘展示肌肉,甚至事后還組織刪除各自媒體的相關文章。這不僅讓群眾心寒,讓愛心人士失望,也完全與湖北省紀委和省委組織部剛下發的通知文件中,重點整治疫情防控中的?6?類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明確指示和精神背道而馳。
眼下全國媒體的眼睛都聚焦湖北,這類可笑的“差錯”是逃不開聚光燈的。在武漢市可以刪掉一些自媒體的稿件,難道還能刪除兄弟省市區媒體的稿件么?
記者在此選了一篇比較有代表性的媒體稿件供讀者參詳。(中國食品安全報網記者 胡毅)
繞開紅會捐贈,涉嫌違法將被依法處理?律師表示:公告措辭含混、沒有法律依據
經濟觀察報 2020-02-07 16:50:58
經濟觀察網記者 陳伊凡?2?月?7?日,武漢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官方微博“武漢發布”發布武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的消息稱:“對繞開紅十字會直接向有關單位捐贈的防護用品,凡涉嫌違法違規的行為我們將依法處理。”
盡管隨后,武漢市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的官微刪除了這條信息,但京衡律師上海事務所律師鄧學平表示,盡管武漢發布的官微把微博刪除,但這份文件并未撤回,撤回公告必須另行發文。
針對信息中提到的對繞開紅會捐贈的防護用品,涉嫌違法違規行為將被依法處理,鄧學平表示,該文件沒有法律依據,且表達上含糊不清。
他表示,“涉嫌違法違規的行為”,武漢監管局原本就要“依法處理”,根本用不著單獨發一份通告,更用不著將“繞開紅十字會直接向有關單位捐贈”作為“依法處理”的前置性條件。
他表示,捐贈金錢和合格物資,對于捐贈者來說不可能構成違法。《慈善法》調整的重點是慈善機構,約束他們保持透明,防止他們挪用捐贈錢物,《慈善法》調整的重點從來都不是捐贈者。
該信息稱:
在當前抗擊新型肺炎疫情的緊要時刻,社會各界及不少個人通過不同途徑踴躍捐贈口罩等醫用防護物質,捐贈對象主要是市紅十字會,但也有定向捐贈給指定醫療機構的情形。
武漢市新型肺炎防控指揮部應急保障組近日發布了《關于采購或捐贈防疫醫用耗材有關事項的公告》(以下簡稱《公告》),對捐贈物資有關標準和事項進行了詳細說明。市紅十字會接受的捐贈物資一律暫存國博中心,經過入庫驗收,分區分類定位存放,再以最快的速度分發出去。其中在入庫驗收環節,由市市場監管局派出工作人員?24?小時值守,主要職責是根據《公告》所述標準,對捐贈物質進行現場查驗,判定能否用于醫療機構。這一措施有效防止了假冒偽劣產品流入醫療機構。
下一步,我們將加強對《公告》的宣傳和執行,進一步呼吁廣大愛心人士,在組織捐贈醫用物質前,先熟悉掌握醫院所需物質的品種和標準,并盡量通過紅十字會統籌實現捐贈,以免繞開紅十字會定向捐贈后,增加醫院查驗負擔,帶來安全風險。對繞開紅十字會直接向有關單位捐贈的防護用品,凡涉嫌違法違規的行為我們將依法處理。舉報電話:12315。(武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對話:
經濟觀察網記者:“對繞開紅十字會直接向有關單位捐贈的防護用品,凡涉嫌違法違規的行為我們將依法處理。”此要求有什么法律根據?會涉嫌違反哪些法律法規?
鄧學平:這份文件沒有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慈善法》第?35?條規定:捐贈人可以通過慈善組織捐贈,也可以直接向受益人捐贈。根據《憲法》、《物權法》和《合同法》,公民和企業有權處置自己的財產。將財產捐贈給誰、通過什么途徑捐贈,都是公民和企業的自由。武漢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無權干涉。武漢市場監督管理局的這份文件,在法律上屬于規范性文件,違反了《立法法》、《物權法》等許多法律的規定,是無效的。
經濟觀察網記者:如果根據該消息,違“法”的話,監管會依“法”做出哪些處罰?
鄧學平:武漢市場監管局的文件,在表達上含混不清。“凡涉嫌違法違規的行為我們將依法處理”,似乎只是重申了一下執法的決心。
按照字面理解,似乎是違反了其他法律法規才進行處理。如果沒有違反法律法規,僅僅是沒有通過紅十字會進行捐贈,并不會被處理。
但問題是,“涉嫌違法違規的行為”,武漢監管局原本就要“依法處理”,根本用不著單獨發一份通告,更不用著將“繞開紅十字會直接向有關單位捐贈”作為“依法處理”的前置性條件。
總之,這份通告除了違反上位法,而且措辭含混、內容不明,會給社會造成很大的困擾。
經濟觀察網記者:社會捐款要注意哪些方面?社會捐款是否違反《慈善法》?如果不想通過紅會,有什么解決辦法?
鄧學平:社會捐贈是慈善公益行為,我國《慈善法》明確予以鼓勵。
社會在捐贈的時候,要注意出于善意,對防疫物資做好質量管控。比如不要捐贈假冒偽劣產品,不要捐贈含有病原體的產品,不要捐贈跟防疫完全無關的產品。
一般來說,捐贈金錢和合格物資,對于捐贈者來說不可能構成違法。《慈善法》調整的重點是慈善機構,約束他們保持透明,防止他們挪用捐贈錢物,《慈善法》調整的重點從來都不是捐贈者。如果不想通過紅會捐贈,可以直接郵寄、快遞或者直接送給需要物資的單位或個人。
市這則公告,乍看之下,每個字都認識,可是放在一起就理解不了。“我第一次聽說送別人東西還違法了。”“為啥繞開紅十字會捐贈,心里沒點數么?”“捐了應急物品你們也沒發放啊,咋道理都成你們的了?”吐槽之余,也有人指出這是行文的問題,非武漢市監局官方本意,是群眾們誤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