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了家人安全,他們退掉了來武漢過年的高鐵票和機票;為了防止自己成為傳染源,武漢白領暫緩出差國外;為了自己和他人,武漢一家庭放棄了自駕游廣西的計劃……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引發的疫情,很多人選擇留守武漢,放棄和家人團聚或外出度假的機會。但來自親人和朋友的關愛和祝福越過重洋,越過千山萬水,通過一通通電話、一條條信息傳到他們身邊,讓他們在這個特殊的春節不感到孤單。
閨蜜專門組建“關愛群”
“看到閨蜜發來的關心信息,我覺得好暖心。”32歲的程女士最近心情有些沉重,從微信群、朋友圈看到的各地確診病例報道,讓她的大腦時刻關注著“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不好的消息,從四面八方傳來。這個冬天的暖意,更多的是來自親朋好友的關心問候。
程女士在漢口一家口腔醫院工作,去年12月底官方首次發布“不明原因的病毒性肺炎”消息后,她就格外謹慎。“可能是在醫院工作的原因,一聽說這個病毒,我就開始找同行、同事打聽情況。”程女士說,她家與華南海鮮市場距離較近,家里有老人孩子,從一開始就注意防護。
程女士在朋友圈轉發的報道,被大學閨蜜、研究生同學注意到,她們紛紛私信送來第一波關心:“注意戴口罩,勤洗手,多休息,加強防護!”那時,外地確診的病例幾乎沒有,朋友們關心之余也只是好奇,并未意識到它的嚴重性。
1月20日,武漢成為全國關注的焦點,外地也有病例確診。關心她的朋友越來越多,從北京、廣州、上海、深圳等地發來一波又一波問候。“工作環境有沒有傳染風險,戴的什么口罩,具體怎么防護,問的都很專業。”程女士說,幾個閨蜜還成立一個名為“關愛小程小組”微信群,每天詢問情況,囑咐注意事項。
目前,程女士一家人戴著口罩回到了天門老家。
情侶互相叮囑加強防范
昨日,家住洪山區的林先生說,女友在武漢一家私企上班,一周前已經離漢回到了老家紅安。昨天女友給他打來電話,說有新聞報道,黃岡地區也已經出現了感染新型冠狀病毒的患者,囑咐他和父母一定要加強防范。
“兩家人定好春節期間見面,希望不要被當下的疫情所影響。”林先生說,他和女友相戀2年,去年年底,兩人商量決定今年春節期間上門提親,這一次疫情的出現,確實讓他們始料未及。為了應對疫情,他幾天前就在網上購買了醫用口罩,但由于貨物緊缺,要等到春節期間才能配送到武漢,“好在后來跑了好幾家藥店,終于成功買到了口罩。”
林先生說,目前他和父母還有工作在身,要等到兩天后才能放假前往紅安,目前勤洗手、多通風、戴口罩已經成了家里的關鍵詞。
新晉寶媽收到如潮關愛
趙女士是媒體工作者,在武漢生活多年,今年剛生了寶寶,她選擇留在武漢過年。
“我媽媽早就過來了,幫我帶孩子。我爸和我妹妹原計劃也來武漢團圓過年,因為這個新型肺炎,取消了。”趙女士說。
1月20日,得知疫情比較嚴重后,她讓父親退了從石家莊來武漢的高鐵票。妹妹從成都飛武漢的機票也退了。
“比起過年,平安更重要。”趙女士說。她住在漢口一小區,每天乘地鐵上班,還經過漢口火車站,她每天都戴好口罩,做好防護措施。“為了自己和寶寶的安全,這是必須的。”
趙女士于21日得知,她家樓上有一家人被確診為新型冠狀病毒感染者,其中有一人當天病愈出院。“原來病毒離我這么近。”趙女士感嘆道。
令趙女士感到暖心的是,自武漢疫情受到關注后,來自家人和朋友的關心和問候也從河北、河南、湖南、重慶等地涌來。
她遠在石家莊的叔叔從微信發來消息說,他在網上看到武漢的疫情最嚴重,叮囑她多喝水,多吃蒜,房間多灑白醋,可能會有好處,出門不要忘了戴口罩。
“這個春節太不一樣了,但有來自全國各地的關心和祝福,還是很溫暖。”趙女士說。
女白領婉拒老板出國建議
萬女士是天門人,在武漢一家外資醫療器械公司工作。在武漢出現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后,她和遠在加拿大多倫多的老板聊起此事時,老板當時還不了解疫情,建議她來加拿大避一避。萬女士跟老板解釋,國外已經出現了疑似病例,情況嚴重,為了避免自己成為傳播源,把病毒傳播到其它國家,她決定留在武漢,暫停到國外談業務,也叮囑老板近期不要來亞洲。
疫情受到廣泛關注后,萬女士還收到了來自加拿大“小倫敦”的問候。“那是我在加拿大留學時的同學,她讓我一定要做好防護,保重好身體。”萬女士說,來自美國休斯敦的好友也給她發來問候,叮囑她出門戴好口罩,祝她順利度過這段特殊時期。
兒子網購一箱口罩寄回武漢
22日14:07,6年未回武漢過春節的90后小伙容順,本該登上G1276次列車,由秦皇島回到家鄉武漢,家住武漢站附近的他,晚上十點就能喝上母親精心準備的排骨藕湯。不料,在臨出發的時刻,楊文給兒子打了一個電話,“兒子,你還是別回來過年了。”
曾在法國留學的容順已有6年不曾回家過年,這個春節,他本來計劃先回武漢和家人集合,再帶全家人自駕廣西。但20日,生物專業的他看到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的情況,就萌生了不回家過年的想法。“我收到了大量同學、朋友的提醒和問候,都勸我別回武漢。”容順說,他不僅趕緊在網上下單了一箱防護口罩寄回武漢老家,還反復給父母做思想工作,要他們重視,“我媽一聽說我不回來了,最初很生氣。”
22日,“現在能不到武漢去就不去,武漢人能不出來就不出來。”這則新聞在網絡刷屏后,楊文主動給兒子打去電話,讓他別回家。之后,容順退掉了高鐵票,享受了全額退款。
弟弟跨洋傳授戴口罩方法
每天晚上8時,武昌區的董女士都要接到一通越洋視頻電話,那是她和遠在加拿大的弟弟雷打不動的親情時刻。只是最近幾天,兩人之間的話語少了些以往的輕松,更多的是擔憂與關心。
雖然相隔萬里,但董女士的弟弟一直通過各種渠道,關注著疫情的最新消息。董女士說,每天上班她需要轉乘兩趟公交,車廂內人群密集,弟弟多次叮囑她要做好個人防范措施,出行一定要戴好口罩,并轉發給她幾條正確佩戴口罩的教學視頻,看了視頻她才知道原來口罩一側的金屬條,需要正確地壓在鼻子上封好。除此之外,弟弟還特地給她網購了幾瓶提高身體抵抗力的保健品。
董女士說,最近幾天走在街上,大多數人都已經戴上了口罩,每個人都做好防范,也是為抗擊疫情出了一份力,她相信大家一定能夠度過這一次的難關,她也和弟弟約好了來年相聚。
在疫情受到廣泛關注之后,遠在美國紐約的劉女士為武漢的父母操心不已。“他們忙著吃團年飯,外地親人一回武漢,他們就接去酒店一起吃年飯。”劉女士說,自己反復叮囑父母少外出,萬一出門一定要做好防護。她還在淘寶網反復比對,選購醫用外科口罩和N95口罩,寄給在武漢的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