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為有效應對目前疫情,切實保障人民群眾健康,國家衛健委與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布了《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四版)》,連花清瘟膠囊(顆粒)、金花清感顆粒、疏風解毒膠囊(顆粒)被列為醫學觀察期推薦用藥。
據了解,醫學觀察期是把具有乏力伴發熱的群體納入醫學觀察。納入醫學觀察的群體并不代表已經確定感染了冠狀病毒,這里面可能有感染冠狀病毒的病人,也混雜著一些流感、普通感冒的人群,確診冠狀病毒感染需要嚴格的病毒檢測。對于納入醫學觀察的群體,國家衛健委方案明確指出可以服用連花清瘟膠囊/顆粒進行防治。
連花清瘟的組方用藥與醫學觀察期群體對證
納入醫學觀察期的患者大多具有這樣的表現,發熱或未發熱、咽部發紅、輕咳、無汗,這屬于中醫的風熱犯衛證;也有不少患者一開始發病就表現為高熱、咳嗽、痰黏不能順暢咳出,嗓子疼痛,這屬于中醫的熱毒襲肺證。
連花清瘟組方中匯聚了三個朝代治療外感熱性病的著名方劑,如漢代張仲景的麻杏石甘湯、明代吳又可治療瘟疫用的大黃、清代的銀翹散等,其中麻黃、薄荷可以發散風熱犯衛證患者的風熱外邪;銀花、連翹、板藍根、貫眾等可以治療嗓子痛,杏仁、魚腥草可以治療咳嗽、咳痰,生石膏、大黃可以清肺泄熱,讓熱毒襲肺證患者體內的火毒從大便排出,尤其是方中還使用了藿香芳香化濕,正可以應對這次疫病濕邪偏重的情況。整個藥方組合,可以改善發熱或高熱、咳嗽、痰黏不能順暢咳出、嗓子疼痛等癥狀,所以不論是確診病例,還是流感患者、普通感冒患者,都可以用連花清瘟防治。
抗病毒藥效源于大量基礎實驗
2003年3月,“非典”疫情在我國蔓延,當時缺乏有效的治療藥物。以嶺藥業研發團隊借鑒我國歷代醫家治療外感熱病的用藥經驗,以漢明清三朝治療瘟疫的名方為基礎,結合現代科學研究,發現抗病毒、抗炎療效可靠的中藥,組成了連花清瘟的配方。
當時,中國軍事醫學科學院開展了連花清瘟抗冠狀病毒SARS的研究,結果表明,連花清瘟膠囊抑制SARS-CoV病毒的半數有效濃度(IC50)為0.09mg/毫升,其治療指數為40.33,可明顯抑制SARS病毒的復制。連花清瘟也是為數不多有證據表明具有抗SARS-CoV作用的中藥之一。2015年另一種新型冠狀病毒引發了中東呼吸綜合征,國家衛健委推薦連花清瘟膠囊/顆粒作為防治用藥。
近年來,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州醫科大學呼吸疾病國家重點實驗室等權威科研院所對該藥進行的大量科學研究表明,連花清瘟膠囊具有廣譜抗病毒作用,對多種甲型流感病毒、乙型流感病毒以及多種普通感冒病毒都有很好的抑制拮抗作用,同時可有效抑制多種細菌。
行業專家表示,中藥與西藥作用機理不同,中藥并不是針對某種單一病毒,而是對多種病毒感染引起的如發燒、咳嗽、咳痰等癥候群發揮作用。新型冠狀病毒性肺炎如果有相應的癥狀,連花清瘟也可適用。(記者黃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