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社會
逐夢新農村 建功新時代
2020-01-21 14:02:53   來源:農村新報

“作為一家民營化工企業,我們嚴格履行了自己的社會責任,率先關停了2個緊鄰長江的污染項目,為保護一江碧水向東流貢獻了自己的力量。”回顧兩年多來的長江大保護實踐,省人大代表、湖北三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李萬清如是說。

三寧化工原以生產化肥為主。2016年,三寧化工重新修訂了“十三五”規劃,把“綠色低碳”寫進了公司發展戰略。當年底,公司拆除了年利潤2000萬元但緊鄰長江的子公司——宜昌田田化工公司。

“那時,湖北省還沒有‘長江一公里’化工搬遷拆除的要求。但是,長江大保護是為子孫后代造福,必須舍小家、為大家。”李萬清毫不言悔。

在長江大保護實踐中,李萬清和三寧化工沒有猶豫,不打折扣:建成僅10年、年盈利過3億元的尿素廠,二話不說,搬;工藝相對落后、緊靠長江的化工廠,二話不說,拆。兩年多來,共投資100億元,實施搬遷轉型技改項目。

三寧化工拆除落后的化肥生產線后,采用國內外最先進、最環保的工藝、技術和設備改建60萬噸/年煤制乙二醇項目。該項目建成后,公司的化肥產品產值貢獻率將首次跌破50%,公司高新技術產品占比達到65%以上,每年可新增銷售收入80億元,貢獻稅收5億元,增加就業1000多人。


省人大代表張大才

讓貧困村富起來美起來

農村新報全媒記者 蕭絲


“鄉村振興,必須重視農村人才建設和村級產業發展。”1月12日,省人大代表、仙桃市長埫口鎮頭潭村黨支部書記張大才在省兩會上建言。

張大才1998年擔任頭潭村黨支部書記時,村里債務近100萬元。為讓這個貧困村富起來、美起來。他多方籌資500萬元建設基礎設施,修通了村中主干道,疏挖了溝渠,建起了黨員群眾服務中心,改善人居環境。2015年,他又組織成立了仙桃市鴻鵬生態農林業專業合作社,開始探索“村集體+合作社+農戶”三方利益共享的綠色生態農業發展模式,發展綠色產業。

近年來,在他和村干部引導下,村里發展有機稻120畝,采用手工除雜草、生物技術除蟲,施用有機農家肥或者種植紫云英、蠶豆肥田。這樣種出的潭鄉米獲得“無公害農產品”認定,近三年,累計銷售潭鄉米超過10萬公斤,銷售金額達100多萬元。

同時,他引導村民充分利用房前屋后,廢舊臺基、溝渠兩側等種植苗木,全村累計種植苗木4萬余棵,估值300萬元,后期將引入市園林局儲備林項目,有序流轉600畝土地壯大苗木種植產業。2018年全村實現集體經濟收入22萬元。張大才信心滿滿地表示,今年,村級集體經濟有望突破30萬元。


省人大代表許江

建設特色小鎮 打造“三鄉樣板”

農村新報全媒記者 郭海祥


“政府工作報告中說要加快‘鄉村振興’,‘三駕馬車’齊奔,這令人振奮。”1月16日,省人大代表、武漢閱景匯投資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許江告訴記者,天星村的梯子田、坡子地全部大變樣,村民們基本上都住上了樓房,有活動中心,還有運動場所等娛樂場所。

天星村曾經是蔡甸區的一個普通鄉村,2017年,武漢市政府實施“三鄉工程”,當地政府在不改變農民宅基地所有權的前提下,由武漢閱景匯投資發展有限公司對天星村的閑置住房進行個性化改造,成功打造出“花博匯”文旅小鎮。

許江介紹,公司逐步形成以文旅休閑綜合體投資開發運營為主,涵蓋一二三產業聯動發展的模式。“花博匯”總規劃5300畝,總投資約50億元,是一個集花卉旅游觀光、創意農業體驗、田園養生度假、親自休閑游樂、美麗鄉村體驗、文創產業等多功能于一體的全國性主題精品休閑度假的文旅小鎮,先后獲評“湖北省三鄉工程樣板”“湖北省首批特色小鎮——景綠網紅特色小鎮”等稱號。


省人大代表王松濤

打造全國民主法治示范社區

農村新報全媒記者 張靜


“在群眾中普法,讓群眾主動學法,引導社區居民共同制定和完善居民公約,為社區營造和諧穩定的法治環境。”1月12日,省人大代表、隨縣尚市鎮尚店社區黨支部書記王松濤介紹,近幾年,該社區在法治社區工作法方面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獲得全國法治示范社區榮譽稱號,并先后被省政法委、人社廳授予“先進維穩集體”。

王松濤介紹,尚店居委會社區地處尚市集鎮中心,轄6個居民小組,以前矛盾糾紛不少。2010年任現職以來,王松濤以“規范社區管理、營造社區和諧穩定法治環境”為宗旨,以網格化、多元化、志愿化服務為支撐,通過開展民主法治社區創建活動,健全社區居民代表會議、議事會等民主自治平臺。

“我們采取問題大家找、辦法大家想、規矩大家定、定了共同遵守的方式,引導社區居民共同制定和完善居民公約。”王松濤透露,社區投資200多萬元打造的法治主題廣場,平時開展形式多樣的法治文化活動,大力營造法治氛圍,著力培育群眾依法辦事意識,社區民主氛圍、法治意識和文明程度顯著提升。


省人大代表謝蓉

“繡”美移民新村

農村新報全媒記者 胡勝芳


“帶動移民就業增收,刻不容緩。”1月13日,省人大代表、宜昌繡女工藝品專業合作社負責人謝蓉告訴記者,宜昌部分農民為支援三峽工程建設移民,發展困難更多,需要更大力度的幫扶。

謝蓉是三峽庫區的第一批移民,她所在的許家沖移民新村被稱為“壩頭庫首第一村”。2012年,謝蓉組織村里的姐妹成立宜昌繡女工藝品專業合作社,帶領大家一起創業。

第二年,謝蓉在合作社的基礎上又成立了沁邑民俗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打造出系列牽花繡掛畫、艾草繡花枕、牽花繡圍巾等純手工工藝產品,注冊“峽江繡女”“三峽·艾”等商標。她還建起“牽花繡”傳習所,免費教許家沖村和周邊鄉鎮的婦女學習技藝。幾年來,謝蓉的“牽花繡”傳習所累計培訓出具有合格技藝的壩區移民婦女近800人,其中包括“非遺”傳承人6名。“‘牽花繡’是三峽地區傳統手工藝,大多數婦女都會繡,稍加培訓就可上崗。在家工作,按件計酬,產品由公司統一推向全國市場。”每年有300多名移民婦女在公司靈活就業。

在全域旅游的大背景下,謝蓉在村里率先建起民宿酒店,酒店開設“牽花繡手工體驗室”,供游客學習牽花繡技藝、客串“峽江繡女”。在她的帶動下,許家沖村的10多家農家樂和旅館開得風生水起。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亚洲日韩久久综合中文字幕 | 亚洲日本精品一区久久精品 | 亚洲制服丝袜在线二区 | 亚洲有码在线观看 | 日韩亚洲中文字幕永久在线 | 日本三级香港三级人妇99视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