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中國勞動保障報1月20日報道,日前,人社部舉辦的2019年第四季度新聞發布會透露,2019年,全國就業形勢保持總體穩定,全年城鎮新增就業1352萬人,年末城鎮登記失業率3.62%,保持較低水平。這已是我國城鎮新增就業連續7年保持1300萬人以上。
就業是民生之本,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黨中央把穩就業作為“六穩”之首,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實施更加積極的就業政策,保持了就業持續穩定。
目前,我國經濟平穩健康發展,仍處于中高速增長區間。經濟總量持續增加,對就業的拉動能力相應增強,經濟蛋糕做大帶動了就業蛋糕增大。
同時,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拓展了就業增長新空間,第三產業吸納就業能力顯著增強,逐步形成了三次產業“倒金字塔型”就業結構。此外,“雙創”熱潮涌動,市場活力競相迸發,市場主體井噴式增長,創造了大量就業機會,創業帶動就業的倍增效應不斷顯現。
我國接連出臺有力有效的政策措施,不斷充實完善就業政策工具箱,為彌補市場不足、穩定和擴大就業提供了重要支撐,促進了重點群體就業。
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的就業形勢更加復雜嚴峻,就業任務更加艱巨繁重。從總量看,勞動年齡人口仍將保持在高位,就業壓力依然存在;從結構看,在經濟結構調整、產業轉型升級過程中,突出表現為“招工難”與“就業難”并存的結構性就業矛盾更加凸顯;從重點群體看,青年就業規模將繼續擴大,以高校畢業生為主的青年就業壓力將依然突出;從外部環境看,國內外風險挑戰明顯增多,國內經濟下行壓力有所加大,不可避免對企業用工和勞動力市場帶來影響。準確把握當前就業形勢,既要看到困難和挑戰,更要看到做好就業工作的積極因素、有利條件和發展優勢。
我國經濟穩中向好、長期向好的基本趨勢沒有變,韌性好、潛力足、回旋余地大的特征明顯。受益于經濟高質量發展、改革創新紅利持續釋放,再加上穩就業政策加力加效,我們有底氣、有信心、有能力繼續穩定就業。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做好就業工作意義重大。全國人社系統要把穩就業作為第一位的工作和重大政治責任,扎實推進穩就業攻堅行動,深入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千方百計確保就業局勢總體穩定。
穩就業的關鍵是穩企業。要通過降低社會保險費率、落實失業保險返還及各項補貼政策,切實減輕企業負擔,鼓勵企業不裁員、少裁員。穩就業就要提技能。深入開展職業技能提升行動,充分發揮政府引導作用、企業主體作用和技工院校基礎作用,根據不同群體特點提供有針對性的職業技能培訓。
穩就業必須抓重點。持續把高校畢業生就業作為重中之重,通過就業創業促進、基層成長、青年見習、三支一扶、就業啟航等計劃,讓高校畢業生求職之路更順暢、更寬廣;聚焦最困難的建檔立卡貧困勞動力集中發力,全面提升勞務組織化程度,把政策、資金、培訓等重點用在貧困勞動力上,讓他們就業無憂、增收有路;加大對失業人員特別是就業困難人員的幫扶力度,運用公益性崗位兜底幫扶,確保零就業家庭動態清零,助困難人員端穩飯碗。
穩就業還要強服務。建立促進創業帶動就業、多渠道靈活就業機制,加強公共就業服務體系建設,推廣“最多跑一次”等便民舉措,全面提升就業服務能力,讓服務更便民。
堅持穩字當頭,狠抓政策落實,盯住重點群體,迎難而上,全力以赴,就一定能繼續保持就業形勢總體穩定,為經濟平穩運行創造條件,為穩定社會預期、促進社會和諧奠定基礎。(記者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