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湖北省生物農藥工程研究中心隸屬于湖北省農科院,是國內最早從事生物農藥研究與產業化開發的科研單位之一。中心專注生物農藥,服務綠色發展,現已成為國家生物農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農業農村部華中區域農業微生物資源利用科學觀測實驗站、武漢國家生物產業基地公共實驗中心等國家級科技創新平臺。主持國家“863”科技計劃課題、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項目等國家及省部級項目24項,國際合作項目18項,有十余項成果獲省部級及以上科技獎勵。
中心擁有一支高素質專業化人才隊伍,其中,國家“百千萬人才工程”第一、二層次人選2名,省級專家和跨世紀學科帶頭人2名,高級職稱17名,博士21名。目前科研人員分為三個團隊:微生物農藥資源與新藥創制團隊、微生物農藥工程化技術研發團隊、微生物農藥應用技術研發團隊。
微生物農藥資源
與新藥創制團隊
發現全新抗生素
“諾沃霉素”
團隊主要從事微生物源農藥活性資源的篩選、創新型藥物的先導發現及優化研究。自2011年以來,先后主持、承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湖北省自然科學基金等國內科研項目及國際合作項目70余項。獲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技術發明二等獎1項,發表研究論文90余篇,獲中國發明專利授權10項。
2013年,團隊在世界上首先發現全新農用抗生素諾沃霉素(Novonestmycin),論文已在日本權威抗生素雜志《Journal of Antibiotics》上發表。目前,產品已完成小試,正在進行深入研究。
頑強拼搏
碩果滿枝
中心頑強拼搏,碩果滿枝。特別是“十三五”以來,中心承擔各類科研項目100余項,其中主持國家重點研發計劃課題2項,省技術創新重大專項2項。
“十三五”前三年,中心獲得新農藥登記證3個,肥料登記證1個;鑒定成果2項,其中諾沃霉素等新型農用抗生素的發現與創制達國際領先水平;1項成果獲得湖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累計發表科技論文78篇,其中SCI收錄17篇;獲中國發明專利授權12項。
先后同美國、瑞士、英國、日本等包括世界500強在內的30多家企業和科研機構開展了廣泛的國際科技合作,其中與世界最大農藥企業合作長達30多年,在微生物農藥工程化、國際化方面形成了核心優勢。
微生物農藥應用技術研發團隊
率先開發微生物農藥油懸浮劑水分散粒劑
團隊主持和參與國家“948”“863”、國家支撐計劃、農業農村部公益行業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省重大專項等省部級項目30余項。獲省部級獎勵4項,在國內率先開發出微生物農藥油懸浮劑、水分散粒劑等環保劑型,并進行首家登記,產品性能達國際領先水平。獲十余項發明專利,發表學術論文80多篇,取得農藥新產品16個,獲新型生物農藥登記證12個,其中6個獲國家重點新產品榮譽。
團隊獲“國家巾幗文明崗”“湖北省巾幗文明崗”等榮譽。
微生物農藥工程化技術研發團隊
力推微生物農業成果轉化
團隊主要從事微生物源生物農藥產品開發及工程化技術研究。自2011年以來,先后承擔國家863計劃、農業部948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武漢市科技計劃項目等國內科研項目40余項。獲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一等獎2項、湖北省科技進步獎三等獎1項,發表研究論文50余篇,獲授權發明專利9項。
湖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
——高山十字花科蔬菜根腫病生物防控技術與應用
《高山十字花科蔬菜根腫病生物防控技術與應用》入選2019(首屆)全國農業科技成果轉化大會百項重大農業科技成果。
該成果集成生物防控關鍵技術,并加以大面積推廣應用,經濟、社會、生態效益顯著。共取得3個生物農藥登記證,制定7個生物農藥產品企業標準,獲得2個抗根腫病品種,鑒定科技成果1項(國際先進水平),發表論文67篇(SCI15篇),申請專利11項,其中已授權專利4項,制訂1項地方標準。
該成果已在嘉魚、利川、長陽、咸寧、潛江等地大面積推廣應用,殺蟲劑平均防效在85%以上,殺菌劑平均防效在70%以上,整體技術3年累計示范推廣345.8萬畝,增收節支13.94億元,創造了巨大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湖北省技術發明二等獎
——基于天然產物的諾沃霉素等新型農用藥物的發現與創制
微生物農藥資源團隊長期進行具有農藥活性的微生物天然產物研究,在過去22年間,自主分離獲得了16萬株以上的真菌和放線菌資源以及大量活性化合物的分析、生測數據。2013年,科研人員利用研究室長年積累掌握的快速鑒定方法,從資源中發現了一株具有良好殺蟲活性的放線菌以及一株具有廣譜抗真菌活性的放線菌,經潛心研究,解析了其中具有殺蟲、殺菌活性的化合物,并申請了三項國家發明專利,分別是“刺糖多孢菌HBERC-25376及其培養、活性物質的分離方法與應用”“植生鏈霉菌及其產生新抗生素諾沃巢霉素的方法與應用”“由植生鏈霉菌產生的諾沃巢霉素在制備抗腫瘤制劑的應用”。其中諾沃霉素是該團隊在世界上首次發現的新化合物,是自主命名、具有完全知識產權的原創性化合物。經采用多種技術手段,使其產量大幅度提高,并批量生產了5%的諾沃霉素可濕性粉劑。
在長期的研究工作中,團隊積累了大量活性化合物資源,經結構改造,成功合成了具有殺蟲活性的原創性化合物HBERC1684等,對多種農作物害蟲具有強烈的殺蟲活性。
過去幾年,諾沃霉素及化合物HBERC1684等在湖北多地進行了試驗,表現出良好的田間效果。2019年,“基于天然產物的諾沃霉素等新型農用藥物的發現與創制”獲湖北省技術發明二等獎。
編制“十四五”規劃推動生物農藥高質量發展
根據中央“兩個堅持、三個突出”的總體要求,編制出中心發展“十四五”規劃,主要內容如下:
立足自身優勢,將中心建成在生物農藥工程技術領域達到國內領先,并有一定國際影響的科研單位。
利用基因組、代謝組、轉錄組技術、現代分析技術、高通量篩選技術,加速微生物農藥研發進程。構建適合不同類型微生物的分子育種平臺,實現微生物目標產物或特定基因的高表達。
一、新型農業微生物制劑的創制:針對重要病蟲害,開展收集和高通量篩選,進行新型微生物農藥的創制;針對稻蝦綜合種養水體污染進行水質改良微生物菌劑的開發;創制新型微生物肥料,減少化肥的使用;創制微生物飼料添加劑及酶制劑,替代畜禽養殖中抗生素的使用,提升養殖效率。集中團隊力量重點開發1-2個有一定市場競爭力的拳頭產品。
二、工程化關鍵技術的研究:以育種、發酵工藝、后處理工藝、制劑技術、節能環保工藝為研究內容,重點開展分子育種、高密度發酵、低溫濃縮、活性穩定、劑型技術等方面的研究,提高農業微生物制劑的市場競爭力。
三、基于作物健康栽培及循環農業的綠色防控技術集成與示范:重點針對茶葉、蔬菜、核桃、中藥材等主要農作物開展農業微生物制劑的集成應用技術研究;開展魚菜共生體系下微生物組技術的構建與示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