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下午,今年省兩會首場新聞發布會在洪山禮堂舉行,主題為“譜寫新時代湖北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發布會上,湖北省發改委黨組成員、副主任謝高波,省人大代表、十堰市委副書記、市長陳新武,省人大代表、湖北三寧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萬清,省政協常委、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鄒薇,省政協委員、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副董事長楊道虹,省政協委員、京山輕機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健,就湖北的經濟數據、科技成果、減費降稅等方面情況做了發言并回答記者提問。
湖北位居全國第一方陣
省政協常委、武漢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鄒薇在發布會上表示,根據綜合分析和評估,湖北高質量發展的成效已位居全國第一方陣。
鄒薇說,湖北正處在推進高質量發展的戰略機遇期,也是經濟發展再上新臺階的關鍵時期。進入經濟新常態以來,湖北在穩步增長、結構轉型、動能轉化等方面均取得了顯著成效。她列出了以下一組令人自豪的數據:
就增長水平而言,過去五年間,全省GDP先后突破2萬億元、3萬億元大關,2019年跨過4萬億元大關,自2016年以來在全國排名第7位,創造了自新中國成立以來湖北經濟規模在全國的最好排名。
就收入水平而言,2018年湖北人均GDP66700元,依匯率計已經突破1萬美元($10080);武漢人均超過2萬美元($20598),保持穩步增長和建設國家中心城市的勢頭,在湖北經濟中的主龍頭作用,在長江經濟帶、長江中游城市群的引領和帶動作用更加凸顯。
就對外開放而言,今年湖北外貿總值創歷史新高,進出口增速居全國第8,來鄂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已達310家,保持中部第一。
31萬戶易地搬遷交鑰匙
省發改委副主任謝高波介紹,我省始終把打好三大攻堅戰作為重中之重,扎實推進易地扶貧搬遷工作,累計完成交鑰匙31.84萬戶88.23萬人。超額完成農戶無害化廁所建設全年計劃任務。牽頭建立防范化解經濟領域重大風險工作機制和方案,守住了不發生系統性區域性風險的底線。
我省還著力推進新舊動能轉換,三年累計投入1.2萬億元、實施技術改造項目1.16萬個。加快推進四大國家級產業基地、十大重點產業高質量發展,新獲批集成電路、新型顯示器件、下一代信息網絡、生物醫藥四大國家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芯屏端網”企業近400家,產業規模突破3000億元。
省政協委員、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副董事長楊道虹介紹,國家存儲器基地項目經過3年的建設,取得階段性成果。去年基于自主開發的64層三維閃存產品實現量產,更高層的三維閃存產品研發也取得階段性成果,進一步縮短了與國際龍頭企業的差距。
楊道虹表示,當前以及今后一段時間,他們的首要任務是推進產能爬坡,如期達成月產能10萬片,并盡快啟動二期建設,建成30萬片/月產能,提升國家存儲器基地的規模效應,帶動全省產業發展。
為企業降成本超1500億元
省發改委副主任謝高波介紹,我省還著力于以下工作,在經濟社會發展和保障民生上成績突出。
著力推動區域協調發展。出臺實施意見、繪制產業地圖、充實投資項目庫,推動“一芯兩帶三區”區域和產業發展布局落地落實。武漢領跑帶動作用進一步增強,襄陽、宜昌轉型升級步伐加快。設立100億元基金引導縣域產業發展,縣域經濟實力進一步壯大,大冶、仙桃、棗陽、潛江、宜都、漢川、天門、枝江等8個縣市進入全國百強縣。
著力優化營商環境。全年降低企業成本累計超過1500億元。全年凈增各類市場主體38萬戶左右。
省政協委員、湖北京山輕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健表示,稅費一直是企業最關心的問題,現在,湖北正在加快落地降低增值稅稅率、下調社保費率、小微企業普惠性稅收減免等“一攬子”減稅降費政策,這些措施有效減輕了市場主體負擔,實實在在為民企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賦能。
一批重大項目今年開建
謝高波介紹,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省發改委將大力度推進重大項目建設。新開工西安至十堰高鐵、西氣東輸三線湖北段等一批重大基礎設施項目。
省人大代表、十堰市委副書記、市長陳新武表示,漢十高鐵的正式開通,帶動了各要素高速流動、多業態深度融合,促進十堰旅游業、現代物流產業等爆發式發展。未來十堰市將把握高鐵帶來的巨大商機,加快把生態文化旅游業打造成為第二大支柱產業,努力將十堰建成湖北向西開放的“橋頭堡”和內陸開放新高地。
謝高波介紹,今年,我省將重點抓好268個傳統產業升級項目新開工,推動中韓石化乙烯改造、東風汽車乘用車擴建、東風本田三廠等一批重大項目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