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月8日,咸寧市通山縣市場監督管理局聯合通山縣公安局、通山縣農業農村局,在通羊城郊集中銷毀了450公斤未加蓋動物檢疫合格印章以及肉品檢驗合格印章的豬肉(簡稱“白條肉”)。通山縣市場監管局黨組書記、局長宋驕陽點火并監督了銷毀過程。
現場查獲的“白條肉”
據悉,這批“白條肉”是該局執法人員2019年12月20日在大路鄉山口村汪某的豬肉經營店內院例行檢查時發現并依法收繳的。
據汪某交代,他以18.5元/公斤的價格從湖北漢川某食品公司購進4頭種(母)豬,共計514公斤,折價9509元。自己和親屬留用了64公斤,其余的450公斤準備拿到市場銷售。根據相關法律法規規定,銷售種(母)豬肉,除了應蓋有動物檢疫合格和肉品檢驗合格的“兩章”外,還必須加蓋“母豬肉”印章。但該局執法人員發現,汪某準備出售的種(母)豬肉皮上一個印章也沒有,屬于典型的“白條肉”。
“白條肉”銷毀現場
鑒于汪某的行為已構成違法,執法人員向其下達了《實施行政強制措施決定書》,依法查封扣押了這批“白條肉”。由于當事人積極配合調查,“白條肉”尚未銷售,能說明豬肉來源,未造成嚴重后果。所以該局依法依規作出“沒收450.15公斤未加蓋動物檢疫合格印章以及肉品檢驗合格印章的白條肉”“處罰款人民幣100000元”的行政處罰。
銷毀“白條肉”
在“白條肉”銷毀現場,宋驕陽表示,對收繳的白條肉進行集中銷毀,是該局積極開展春節前后‘三護’行動的具體行動,也是守護食品安全底線的重要舉措,充分表明了該局與市場違法犯罪行為作斗爭的堅決態度。
據了解,針對春節前后人流、物流、資金流匯聚活躍,市場交易違法犯罪多發,市場監管“四大安全”(食品、藥品、特種設備和工業產品質量安全)隱患風險劇增等特點,通山縣市場監管局于1月6日部署了為期一個月的2020年春節前后“三護”行動,旨在維護好市場秩序,保護好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守護好“四大安全”,確保全縣廣大人民群眾過上一個安定、祥和的春節。(通訊員石義濤、李上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