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昌城管二橋清潔隊環衛女工汪菊香,默默無償獻血5年。她所在環衛班的副班長徐滿珍深受感動,也在2018年加入了獻血的隊伍,并帶動20歲的兒子參與獻血。
新年的第一天,她們一起來到武漢血液中心獻血。巧合的是,52歲的汪菊香累計獻血(成份血)58次,獻血量1.3萬毫升,而51歲的徐滿珍累計獻血35次(成份血),獻血量也是1.3萬毫升。
“我們打算獻血到規定的最大年限。”當天,她們倆相約,一起無償獻血到60歲,力爭獲得“無償獻血終身榮譽獎”。
女環衛工獻血迎新年
1日早晨6時許,武昌城管二橋清潔隊副班長徐滿珍叫醒20歲的兒子王旭輝,出門攔下一輛的士,趕往武漢血液中心去獻血。
而就在同時,與徐滿珍同班的環衛工汪菊香,也上了公交,前來獻血。
“汪師傅約我一起獻血,以這種方式迎接新年第一天。”徐滿珍說,“每年元旦,獻血的市民很多,我們要早點到。”
8點不到,她們完成了抽血體檢。8時50分,才排到她們上獻血臺。
“為了獻血成功,我頭天晚上早睡,飲食上少油少鹽。”汪菊香說,她曾有幾次沒掌握好飲食,無功而返。徐滿珍也有一次因為吃得太油膩,獻血沒成功。
此時,血液中心工作人員開始在她們的胳膊上扎針,汪菊香緊咬牙齒,透出緊張。針頭扎進去后,汪菊香笑了笑,“我就怕打針。”雖然有58次這樣的經歷,但她依然“怕針”。
“疼么?”當工作人員輕聲問徐滿珍時,她顯得輕松自如,“不疼不疼。”
“如果我說疼,會給工作人員壓力。”徐滿珍告訴記者。
采血泵緩緩轉動,兩人平靜地聊了起來。25分鐘后,徐滿珍成功獻了200毫升成分血。同樣的獻血量,汪菊香則用了48分鐘。
她們相約獻血到60歲
雖然兩人獻血的次數相差23次,但獻血量卻一樣,這個巧合讓她們十分開心。
1日,武漢血液中心的記錄顯示,汪菊香累計獻血(成份血)58次,獻血量1.3萬毫升,而徐滿珍累計獻血35次(成份血),獻血量也是1.3萬毫升。
由于體重和血液指標等原因,很多時候汪菊香一次只能獻200毫升,而徐滿珍多數時候一次獻了400毫升。最終,她們的獻血量一樣。
談起獻血后身體的變化,她們都露出開心的笑容。
“我在獻血之前,嘴唇時常潰爛。”汪菊香說,10年間,她吃了不少的藥,也沒有根治唇炎。獻血一年多后,唇炎自然消失了。
“獻血后,我幾年都沒有感冒過。”徐滿珍說,工作起來,也不覺得累。
2018年7月,徐師傅還動員20歲的兒子加入獻血隊伍中。目前,她的兒子已獻血12次。
“我打聽了一下,獻血最多只能獻到60歲。”汪菊香對徐滿珍說,我們一起獻到60歲吧。
“好啊!”徐滿珍說,那我們就有希望獲得獻血終身榮譽獎了。
兒子也加入獻血隊伍
2017年5月,因為一次申請調班,同事們才知道汪菊香一直在堅持無償獻血。
“我有點事,想在6月14日調一個班。”汪菊香向環衛班班長米貴榮申請調班。“不是年不是節,你調班干什么?”米貴榮詢問得知,汪菊香一家四口,全部都參加了獻血隊伍,她從2015年10月開始獻血。6月14日是獻血者志愿日,汪菊香也想去獻血。
此事很快在環衛班傳開了,副班長徐滿珍感動不已,“我也要像她一樣去獻血。”獻血對身體有沒有影響?家里人會不會同意?這些問題,又讓徐滿珍有些猶豫。
“無償獻血是好事,你盡管去吧!”同為環衛工的丈夫王永樂支持她的想法。但徐滿珍的一雙兒女,可不大贊成。
“媽媽的工作很辛苦,怕她獻血影響身體。”兒子王旭輝起初并不贊同。
于是,徐滿珍便向汪菊香打聽獻血后的情況。
“獻血對身體沒有影響,反倒是讓我的唇炎好轉了。”汪菊香的話讓徐滿珍吃了定心丸。
2018年1月1日,汪菊香帶著徐滿珍來到武漢血液中心。但體檢顯示,因紅細胞達不到指標,徐滿珍暫不能獻血。
“你近期可以吃些生花生和瘦肉、豬肝調理一下。”汪菊香出主意。
2018年4月14日,徐滿珍第3次前往獻血,終于成功獻血200毫升。此后,每隔14天,她就獻血400毫升。
“有一次,獻血前多吃了些堅果,結果血液不達標。”徐滿珍說,從那以后,她開始注意飲食與睡眠。
為了取得兒子的理解支持,徐滿珍獻血時將兒子也帶去。耳濡目染之下,兒子也加入了獻血隊伍,18個月里獻血12次,4400毫升。
捐微波爐給同事熱飯
昨日,在武漢血液中心,汪菊香與徐滿珍商量著一件事。
“現在天冷了,我們班的師傅們吃早上帶來的飯,早已冰涼,怎么受得了?” 汪菊香提議,我們用獻血的積分兌換一個微波爐,拿到班里給同事用,怎么樣?
原來,無償獻血一個治療量(200毫升),可以獲一個積分,積分可兌換日用品。
“好啊!”徐滿珍接過話頭,吃上熱乎的飯菜,對身體有好處。我之前兌換過一臺,只需要23個積分。
“我們今天獻完血,就兌換一臺。”汪菊香隨后告訴了工作人員。
很快,工作人員辦完手續,將微波爐交給了她們。
昨日上午10時30分左右,當她們將微波爐抬到班里時,班長米貴榮高興地說,“這下大家可以吃上熱乎乎的飯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