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社會
“農門大俠”孫宏俠
2020-01-01 10:48:23   來源:今日湖北

他是領導公認的“好苗子”,是下屬敬佩的“拼命三郎”,是群眾信賴的“自家兄弟”,是妻兒深愛的“孫大廚”。

他就是湖北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管理處處長孫宏俠,一位生于農村、學習農業、扎根農門近30載的懂農業、愛農村、愛農民的好干部 。

11月20日中午,在荊州檢查督辦農地非農化工作后,孫宏俠獨自前往荊州火車站,準備趕赴北京開會,因連續的勞累奔波累倒在火車站,再也沒能起來,年僅50歲。

噩耗傳來,聞者無不扼腕嘆息:宏俠,你走得太急!

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

他是領導公認的“好苗子”

孫宏俠1969年6月出生在公安縣農村。1986年,17歲的他以優異成績成為華中農業大學首屆保送生,選擇專業作物栽培。4年后,他畢業來到省農業廳科教處工作。

“話不多,愛搶著干活,還樂于助人,遇事總憨憨一笑,露出潔白的牙齒。”與孫宏俠共事多年的省農業農村廳科教處二級調研員柯楓英深情回憶。

1995年底的一天,科教處接到一項緊急任務。處室四位同志分頭行動,各自忙完,已是凌晨1點,可四方面的素材還需統籌提煉。孫宏俠自告奮勇:我來吧!

一夜未眠,第二天早上8點,一份成熟完整的材料放到了處室負責人的案頭。

“這小伙子干事扎實,是個好苗子。”孫宏俠的工作很快得到領導肯定。

上世紀90年代,農村經濟加快發展,農業科技日新月異。科技進步貢獻率,當時還是個新鮮詞。省里要求弄一套評估辦法,孫宏俠為此默默加班一個多月,形成了一套科學的計算方法和指標體系,得到一致認可。

為實現湖北在農業技術方面的突破,孫宏俠更是主動向領導請戰,還起草報告向省政府提出提升農業科研單位能力的建議,得到采納。全省隨后連續三年開展農業科研單位爭先創優活動,到1998年驗收時,全省農業科研實力明顯增強。

在日復一日的磨煉中,孫宏俠一步步成長為得力的業務骨干。此后轉戰種子管理站、調研處、經作處、種植業處,總是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先后推動出臺《湖北省人民政府關于推進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的實施意見》《湖北省食用菌菌種管理辦法》,組織起草了《湖北省現代種業發展規劃(2010-2020年)》《湖北省促進茶產業發展條例》等,為全省種植業健康有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總有使不完的勁

他是同事眼中的“拼命三郎”

翻開桌上的記事簿,孫宏俠將工作日程滿滿地排到了12月29日。

“有領導和上級部門交辦的事,也有他主動謀劃做的工作,一刻都閑不住。”省農業農村廳種植業管理處副處長陳迪林回憶,為及時掌握三農工作最新情況,孫宏俠喜歡往基層跑,每年下鄉50多次。為節省時間,他的辦公室常年放著出差必備品。

機構改革后,種植業管理處合并了之前種植業處、經作處等處室的多項職能。作為牽頭人,孫宏俠擔子更重,也更忙了。9月以來,他大部分時間在外面奔波。嚴重的痛風病時常發作,他卻從未因此請過假,跛著腿也要上班、下鄉。

11月18日,他帶隊赴荊州調查核實農地非農化問題。從武漢趕到荊州,再到監利,接連去了4個鄉鎮,隨后又趕往其他地方……路過公安老家時,他也沒抽時間看看年邁的父母。

20日,本可以按預定計劃次日再回武漢,但他為了早點趕到北京開會,不顧勞累直奔火車站……

“孫處長從不跟別人喊累,身上似乎有使不完的勁。有時連著幾天只睡三四個小時,但只要一談工作就精神抖擻。”陳迪林痛心表示,他太拼了!

“如果可以重來,我絕對不會讓他增加茶產業調研內容;如果可以重來,我絕對不會讓他一人獨自回武漢……他是太熱愛三農這份事業啊!”

農民的事當大事辦

他是農民心中的

“自家兄弟”

在農村長大,又長期從事農業工作,孫宏俠有著濃濃的三農情懷。農民的事,無論大小,他都當大事辦。

5月,孫宏俠去恩施調研,途經廳扶貧聯系點宣恩縣椒園鎮時,他提議隨機走訪幾戶貧困戶。一番攀談過后,孫宏俠從口袋里掏出幾百元錢,塞到貧困戶手里,叮囑說:“以后有困難找我,我們一起想辦法。”

今年7月,正值酷暑。他得知孝感農民玉米種植遇到難題,便趕去調研。在田園春種養專業合作社玉米地里,他不懼高溫,卷起褲腿,蹲在地上測量玉米的高度,仔細詢問長勢,指導農戶提高產量。在他的幫助下,合作社今年玉米獲得了好收成。

為了厘清我省茶產業發展思路,幫助茶企茶農提質增效,他幾乎訪遍了恩施、宜昌、黃岡等主茶區的大小茶企,常利用周末召集茶企負責人一起討論茶產業發展。

武漢黃鶴樓茶葉有限公司董事長張岳峰說,“他總是笑呵呵的,對大家的意見,聽得進去,還能歸納、提煉。無論何時,只要他召集,大家都到得很整齊,而且暢所欲言。”

他心中有群眾,群眾怎能沒有他!11月24日,是孫宏俠出殯的日子。得知消息的田園春種養專業合作社理事長葉小春,連夜趕到武漢吊唁。

“我與孫處長雖只有一面之緣,卻終身難忘。他一點架子都沒有,就像自家兄弟一樣幫助我們。”時至今日,談起孫宏俠,葉小春眼淚還是止不住地往下流。“至今仍不能相信他真的走了!他還說,明年玉米成熟時,再來合作社看看的!”

用情至深

他是家人深愛的“孫大廚”

對工作,盡心盡力;對家人,孫宏俠同樣用情至深。

“宏俠平時工作忙,孩子從小讀書和吃穿住行都是我操心的多,他體諒我,每逢節假日,只要不加班不出差,他就樂當‘大廚’。”妻子趙翠云說,因為痛風,孫宏俠很多菜不能吃,但為了家人,他練就一手好廚藝,老人愛吃的魚,孩子愛啃的排骨,她愛吃的蝦,樣樣做得精。

3年前,兒子孫云聰考上省實驗中學,由于學校較遠,孫宏俠就在學校附近租了一套簡易的兩室一廳陪讀。每天早上6點,他花費40分鐘擠公交車上班;晚上無論多忙,都會給兒子打個電話,詢問學習情況。偶爾有空,父子倆就下下象棋。

今年,孫云聰順利考入上海交通大學,剛剛入學3個月,就傳來父親的噩耗。父親的諄諄教導,還有下棋時低頭沉思的樣子,如山般永遠定格在他的心里。

“兒子高中3年,只要周末有空,宏俠就帶著我們去旁邊的武昌廉政公園散步,走著走著,他就進了中共五大會址。”趙翠云深情回憶,孫宏俠總是言傳身教培養兒子的價值觀,下棋時,雙方約定,誰也不準悔棋;四五歲時,他就教兒子把零錢送給需要幫助的人;汶川大地震時,帶著兒子默默以幾個市縣農業部門的名義捐款。

受父親的影響,孫云聰從不追求穿名牌,直到高三才穿了第一雙像樣的運動鞋,還是因為考了第一,學校獎勵的。進了大學后,他報名參加了學校青年志愿者組織,經常參加公益活動。

“勤儉樸素,樂于助人,是爺倆融進骨子里的自覺。”趙翠云如是說。

記者手記

平凡之中見偉大


“沒有做過驚天動地的大事,但近30年如一日,堅持愛崗愛農,平凡中見偉大……”與孫宏俠共事多年的省農業農村廳政策與改革處處長杜赟,面對記者泣不成聲。

“孫宏俠是我們湖北‘三農’干部的優秀代表,他的精神激勵我們更好地服務湖北現代農業的發展!”省農業農村廳黨組成員肖長惜難掩悲痛,寫下送別詩《你走得太急呀,宏俠!》。

而同事陳迪林至今仍習慣性地點開QQ,向他匯報工作。

“農門大俠”,是孫宏俠生前給自己取的QQ昵稱。人如其名,為農業謀出路,為農民謀幸福,他用行動和生命詮釋著俠的最高境界:俠之大者,為國為民。

“至今仍不能相信他真的走了!”在孫宏俠離去的這段日子里,趙翠云回憶他們的共同生活點滴,深情寫下《致宏俠,我的愛人》,或許最能代表大家對他的緬懷之情——

好希望一家三口能出去轉轉,

我和兒子也等了整整兩個月,

旅游計劃終究落空。

像這樣的等待,我等了20年。

一直盼著你能閑下來。

如今,你終于閑下來了,

你終于可以好好休息了,

而我們卻永無相見之日。


我知道你從未離去,

你一直在我身邊。

愛你,想你,念你!

你一直在我們身邊。

人間但存想,天地永婆娑。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中文字幕成线人熟女 | 中日韩国语视频在线观看免费 | 五月六月欧美一区二区 | 亚洲国产综合性网站 | 欧美成a高清在线观看 | 日本性视频高清天天摸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