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方,紅菜薹采摘好了!”12月27日上午9時,黃陂王家河街青云村村民吳先田將10公斤紅菜薹交與村民方浩。接下來,方浩把收到的多個脫貧戶及自家的蔬菜進行了分裝、打包。上午10時許,順豐速運青云村快遞站快遞員熊梓恒趕到,通過掃碼收件、裝車,10箱蔬菜發往武漢市區。
青云村是武漢市公安局對口幫扶村。經過4年幫扶,這個昔日的貧困村終于“摘帽”。2018年,扶貧工作隊帶領村民種植特色農產品。
特色瓜果蔬菜保鮮要求高,青云村距王家河街有5公里,外銷及時配送均成難題。開始,扶貧工作隊民警杜凡、付旭東組建了一個微信群,幫助吆喝推銷村里的農產品,并利用每周五回城的機會,給同事和朋友代購帶貨。幾個月后,需求量越來越大,于是,有的村民自己租車,把貨運到5公里外的快遞代收點,但運輸成本高,配送周期長。
“為打通這最后幾公里,我們主動登門拜訪武漢順豐速運有限公司,希望發揮快遞的優勢。”武漢市公安局政治部主任、分管扶貧工作的王運橋介紹。
12月6日,順豐速運在我省的第一個村級快遞站,在青云村掛牌運營。順豐公司有關負責人介紹,設立青云村站支持了扶貧事業,也讓公司業務延伸到了更基層的鄉村。
年過花甲的脫貧戶吳先田,種有紅菜薹、大蒜、香菜等10多種蔬菜。過去,他每天清晨4時就駕駛三輪車將菜運至王家河街集市,上午10時收攤,起早貪黑,菜價也只有快遞客戶的一半。近20天來,他通過快遞,僅紅菜薹就售出300多元。今年,他種植的上萬斤白蘿卜,通過扶貧工作隊全部售出,收入2萬余元。
“快遞拓寬了農產品銷售渠道,村民們增收更可觀了!”村民方浩說,今年他家飼養了600只土雞,通過順豐,20天就售出200只,純收入一萬多元。
青云村脫貧戶熊國姣、吳之和等人,不會使用智能手機,方浩幫著操作,把他們家的雞、雞蛋、蔬菜等農產品,通過快遞銷售出去。
“通過駐村快遞站,青云村最多一天售出農產品70箱,多數運到武漢市,也有上海、廣州、南京的外地客戶。同城當天到,外地次日達。”王家河街道黨工委副書記兼青云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李國利說。
目前,青云村農產品的客戶主要來自扶貧工作隊的微信群,群內人數從最初的30多人已增至130多人。李國利介紹,扶貧工作隊正帶領村民們開發雪桃、紅梨、脆棗、黃桃、火龍果等精品水果項目,“綠色青云”微店正加緊籌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