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民生無小事,枝葉總關情。12月26日,武漢電視問政“期末考”第二場主題設置為“百姓民生”。一系列問政短片曝光的城市治理領域的問題,難點、痛點引人深思。
無證磚廠近在咫尺,推開家門就是漫天灰塵。如此惡劣的生活環境,居民一忍就是9年,這樣的苦日子何時是個頭?
短片顯示,黃陂區祁家灣街土廟村,與村民房屋緊密相連的,竟是一家占地面積35畝的磚廠。一眼望去,磚廠內砂石、廢料都沒有覆蓋,也沒有任何防塵降噪設備。問政巡查員進入一戶居民家中,發現家里落滿了灰。
磚廠負責人說,2010年磚廠投產后一直沒去相關部門辦理手續,9年多也沒人來巡查。直到前不久村民密集投訴,才有人來執法。黃陂區祁家灣街城管辦相關負責人則稱,磚廠是建在臨時場地上的簡易設施,“隨時可以取締”。
既然是無證磚廠,為何存在9年無人管?既然隨時可以取締,為何遲遲不取締?
對此,黃陂區相關職能部門負責人分別作出解釋。自然資源規劃局稱磚廠系歷史遺留問題,沒有處理辦法;環保局稱今年9月接到投訴后多次上門查看,要給該廠降噪除塵;城管局稱將對該廠實施搬離,還要進行行政處罰。
武漢市生態環境局局長閻忠寧坦言,磚廠無證生產,要立即停業整治。他說,當地居民反復投訴,問題卻一直得不到解決,是因為相關職能部門對投訴問題重視不夠,忽視了人民群眾對美好環境的需求。伴隨城市發展,部分產業向新城區轉移,監管執法也要相應延伸。建議這樣的落后產能被清潔生產水平更高、環境更友好的綠色產業代替,以從源頭防治污染。
當天的問政短片曝光的問題中,大部分都是民生領域細枝末節的小事。
對此,點評嘉賓、中央廣播電視總臺時事評論員郭靜說,很多小事解決起來很困難,因為涉及部門多、協調很復雜。但這也從側面提醒主政者,管好小事需要大智慧,“關注小事細節,不是吹毛求疵,因為每件百姓小事背后都有城市大事可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