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果經濟變“美麗經濟”
2019-12-27 08:28:09
來源:農村新報

“我們這兒離縣城近,7月份農家樂開業,游客多的時候,一天可以接待4桌呢,能有1000多元收入!”12月5日,保康縣城關鎮劉家坪村村民王智翠高興地說,家里種了玉米、黃豆等農作物,游客吃的都是自家的綠色蔬菜,回頭客不少。
由于有些耕地坡度較高,農作物產量低,王智翠退耕還林了4畝地,改種沙樹。“有了花草樹木,環境更好了,來的游客也越來越多。”王智翠說。
城關鎮劉家坪村黨支部書記王智文介紹,全村2018年底已全部脫貧,為鞏固脫貧成果,該村科學利用土地資源,鼓勵農戶發展林果經濟。如今,村主干道種了紅葉石楠、月季、櫻花、紫薇等4公里的綠化帶,全村還種有核桃、李子、桃子等果樹。
城關林業工作站副站長熊濤說,林站負責技術指導,聘請了貧困戶擔任生態護林員,協助巡山。去年,全村有140多畝地退耕還林,村民每畝地可享受1600元的補貼。不僅增加了村民收入,還美化了村莊環境。現在,由林果經濟延伸的種植、深加工等配套產業已覆蓋全村貧困戶,戶戶有產業,人人有事做,村民的日子過得越來越好了。
沿著村路行走,一條小河蜿蜒穿村而過,“未來將沿河打造桃李谷,發展休閑采摘農業,夏天漂流,晚上住膠囊賓館,體驗農事生活。”王智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