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7日上午,在全國詩壇盛會——中國襄陽孟浩然田園詩詞論壇上,一位滿頭銀發的老者對著講臺屏幕上的畫面侃侃而談,講述運用現代數碼技術,將中華詩詞與攝影作品融為一體的新型藝術形式——中華詩影藝術。
隨著他的講解和屏幕畫面的轉換,人們紛紛驚嘆:"太神奇了!一張普通攝影照片竟然變成了唯美的詩影藝術作品"。
制作前的攝影作品
制作后的詩影作品
這位讓人驚嘆"化普通為神奇"者,就是現已年過七旬的劉后清,而他退休前連電腦都沒摸過。
追夢夕陽時
2009年3月,劉后清正式退休了。不少人說他可以享清福了,但他卻說,"人退休了,思想不能退休"。
他讓兒子教他學電腦。兒子以為他是為了上網看看新聞玩玩游戲,就教了他一些簡單的操作。
1天, 劉后清在網絡上看到了有人在攝影圖片外邊配上幾句詩,他頓時眼前一亮,現在中華詩詞已被漸漸邊緣化了,有的地方甚至將經典詩詞從教科書中刪除了。如果能將詩詞直接放在攝影圖片里面,不就能讓詩詞隨著攝影圖片飛入尋常百姓家,得到傳承了嗎?
于是,劉后清將這一想法告訴了兒子。兒子勸他,好好安度晚年,別干自己干不了的事。雖然兒子說得有道理,但劉后清卻不甘心就此打住。于是他從網上下載簡易制圖軟件,自己一點一點地摸索著,趁兒子有空就見縫插針地問。
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一段時間的反復摸索,他終于將詩詞制作到了攝影圖片上。因為是中華詩詞作品與攝影作品的二者結合,劉后清將其稱之為"中華詩影作品"。
為了讓更多人和自已一起做這件有益于社會、有益于中華優秀文化傳承的事,他便依托網站連續舉辦純公益性質的作品比賽,以此普及推廣中華詩影藝術。
傳承靠眾人
劉后清說,他是幸運的。在這條追夢路上,得到了不少人相助。
2011年,首屆中華詩影藝術大賽得到湖北省文化廳和湖北省群眾藝術館的支持后,又得到了湖北省孔子問津文化發展促進會等社團組織及一批詩影書畫愛好者的大力支持。
此外,各大主流網絡媒體均刊載了首屆中華詩影藝術大賽相關新聞報道。
時任湖北省群眾藝術館黨委書記殷崇俊表示:"他對中華詩影藝術的一往情深,確實值得我們這些群眾文化工作者好好學習。"
2015年,《中華風采人物》雜志﹑湖北省文化廳《荊楚群文》雜志、《湖北日報》、《荊楚網》等媒體先后刊發《詩影之花,在中國夢里綻放——記中華詩影藝術研究推廣第一人劉后清先生》的長篇專題報道。
同年,受中華詩詞學會之邀,劉后清出席了第29屆全國中華詩詞研討會,并在會上就中華詩影藝術作大會交流發言。
隨后,在原湖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羅輝先生(時任湖北省中華詩詞學會會長,現任中華詩詞學會副會長)的大力推動下,湖北省中華詩詞學會在全國詩詞組織中率先設立了由劉后清為負責人的中華詩影藝術專門機構。在湖北省中華詩詞學會第六屆會員代表大會上,劉后清當選為湖北省中華詩詞學會常務理事。
2016年,劉后清所著我國笫一部中華詩影藝術作品集《詩影中華》,在中共湖北省委宣傳部的關心下,由長江文藝出版社正式出版。
追夢無止境
為了讓中華詩詞進社區,2016年5月,劉后清與武漢市關山街所轄康居園社區達成共識,成立了中國第一個社區中華詩影藝術研學共享交流平臺——康居園詩影書畫社。
同年10月,關山街文體服務中心正式將其擴展為中國第一個街道中華詩影藝術研學共享交流平臺,并組建了關山詩影藝術社。
2017年10月16日,首屆"我愛我家"詩影藝術作品大賽暨關山街喜迎十九大詩影藝術作品展在武漢關山公園開幕。展覽受到了湖北省中華詩詞學會的高度重視和轄區居民的歡迎,湖北省中華詩詞學會會長和秘書長出席。
根據近年來手機攝影日益普及的現狀,劉后清進一步創新傳播方式,適時增加了手機攝影及手機詩影作品制作。目前,手機攝影及用手機制作詩影作品正在興起。不少學員從不知什么是中華詩影藝術,逐步到能自己動手寫詩、攝影,運用電腦或手機制作詩影藝術作品。
2017年10月以來,中華詩影藝術作品展除深入到關山街所轄社區巡展外,還先后應邀在武漢文華學院、中南民族大學、武漢郵科院、武昌紫陽公園、武昌廉政文化公園巡展,吸引了近萬人參觀。
解放軍武漢軍械士官學校、武漢文華學院、南京六合中等專業學校、華農大老年大學、湖北省教育工會、新洲問津書院、武漢紫陽公園管理處、武昌區東亭社區等單位紛紛邀請劉后清講授中華詩影藝術。
2018年,中華詩影藝術關山研學共享交流平臺被武漢市推進學習型城市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授予"武漢市2018年終身學習品牌項目"榮譽稱號。同年,該平臺又被國家教育部相關機構評定為全國2018年終身學習品牌項目。
2019年,武漢市洪山區社區教育學院﹑關山街辦事處和華中師范大學社會學院項目組,對中華詩影藝術康居園孵化項目進行聯合考察調研后,決定將該項目作為洪山區社區教育的三大重點孵化項目之一。
雖然已到古稀之年,但劉后清表示,他將初心不改,奮力前行!"追夢路上只有起點,沒有終點。"他說道。(記者胡毅、通訊員龔婧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