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3日,由長航集團投資建設的2座長江化學品船舶洗艙站同時在武漢和宜昌開工,一舉填補長江中游化學品船舶洗艙的空白。
洗艙站是清洗船舶液貨艙的專用場所,包括碼頭、洗艙設備和洗艙水接收、處理或轉運設施等,實現洗艙水規范化管理,防止洗艙水直排污染水域。資料顯示,長江干線石油化工品產量占全國的40%以上,干線港口?;纺晖掏铝窟_1.7億噸,每年有萬余艘化學品、油品船舶行駛在長江上。長期以來,船舶轉換貨種和上塢檢修時清洗艙室,會產生化學品洗艙水,未經處理直接排放,對長江生態環保帶來了巨大壓力。
洗艙站的建立是長江大保護的重要舉措。按照《長江干線水上洗艙站布局方案》,到2020年,長江干線要建成13座洗艙站,其中武漢2座、宜昌1座。交通運輸部人士介紹,目前,長江干線上雖已建成3座洗艙站,包括武漢青山的1座,但該洗艙站只具備洗油功能,需進一步改造升級。
武漢洗艙站位于青山化工園區恒陽石化碼頭下游,水域建設內容為2個5000噸級泊位、2艘洗艙躉船,并在岸上建立污水處理廠等,投資約3.24億元;宜昌洗艙站位于宜昌港枝江港區羅家河待閘錨地水域,總用地114畝,分A、B兩個區建設,投資約3.45億元。2個洗艙站預計明年底全部建成,屆時每天可清洗化學品船舶1300余艘,日均處理污水1000立方米。
長航集團董事長張銳介紹,2座新建洗艙站全程采用智能、人工相結合的洗艙工藝,提高工作的安全性,減少水和化學品的使用量,洗艙水被抽上岸后,先經過污水處理廠進行第一道處理,再送往園區污水處理廠處理,全部實現達標排放,部分污水還可回收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