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社會
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華中農投助力鄉村產業興旺
2019-12-24 10:41:01   來源:央廣網

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是適應和引領我國當前農業農村發展新常態的重大創新,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高質量發展等重大任務的主線,是加快我國農業產業轉型升級的關鍵點和著力點。堅持以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厘清我國當前農業跨越式發展的方向,促進農業產業發展與經濟社會發展需要相結合,適應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實現農業農村發展的根本變革。

近年來,我國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取得階段性顯著成效,農業經濟持續增長,2018年,第一產業增加值64734億元,增長3.5%,農業經濟增長對脫貧攻堅產生良好的帶動,2018年末農村貧困人口1660萬人,比上年末減少1386萬人。農產品的結構進一步優化,糧食種植面積減少,棉花、糖料作物種植面積增加。2018年我國糧食種植面積11704萬公頃,比上年減少95萬公頃,棉花種植面積335萬公頃,增加16萬公頃。糖料種植面積163萬公頃,增加9萬公頃。農業供給側結構實現農業產業補齊短板,三次產業融合發展的良好態勢。

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現鄉村振興,需要“調”好四個方面。

一是“調”結構。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僅要從種植業、養殖業內部的產業結構進行調整,還需要從東中西、南北中農業產區進行調整。既要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抓好糧食主產區的產出供給,又要保障特色農產品優勢區創建。通過制定科學規范,在不同區域建設特色產業基地。

二是“調”質量。質量是農業發展的生命線,做好農產品質量安全,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大課題,必須把質量擺在突出的位置,做好質量的管理、監控、檢測、認證等各個環節的工作,真正讓消費者吃的放心。搞好農產品質量,要抓好農業標準化生產,打造健全、規范的標準化生產體系,降低化肥、農藥用量,增強綠色、有機農產品和食品的供給。

三是“調”效率。農業供給側結構性調整要強化生產效率,高效率是農業產業競爭力的力量源泉,加大農業科技對農業發展的支持力度,增強農業科技對農業現代化發展的貢獻,擴大生產、投入品、加工、流通、消費多個環節的科技支撐作用,全面提升農業產業發展的全要素生產率,促進農業真正實現集約式發展。

四是“調”效益。農業供給側結構性調整要做大做強農業品牌。我國當前農業品牌總體上數量眾多、經營分散,知名度還不高,國際化知名品牌擁有量少,與農業大國地位不匹配。品牌是引領農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我國擁有大量特色優質農產品產區,能夠為品牌的打造提供豐富的原料,同時大型龍頭企業生產加工能力、科技研發能力,有效帶動培育了知名品牌的發展壯大,不斷促進農業品牌的國際化發展進程加速。

最近,位于楊凌國家首個農業高新技術產業示范區的華中農投楊凌項目基地基地正式建設實施。該項目致力于打造中國智慧農業龍頭企業,按照農業+工業+服務業+互聯網+文創+跨界融合的全新“六次產業”理念進行運營,積極應對食物生產面臨的水土資源匱乏、勞動力缺失、環境等巨大挑戰,通過大數據、云計算、物聯網、區塊鏈追溯、人工智能五大技術,全面升級轉變生產方式,有效促進了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加快。

依托華農懸浮365創新技術,采用離土栽培方式,按“華新標準”執行綠色循環封閉化運轉,連續365天,天天產出安全、營養豐富的有機蔬菜,節水節肥、低本低耗、將農業廢棄物再利用,實現了農業污染零排放和農業生產的標準化、信息化、自動化。新的生產方式一方面有利于調整不同地區產業結構,進行進一步優化,還有助于降低生產成本,提高產出效率。該項目形成的國際領先的全產業鏈智慧農業系統,相比傳統農業,增產增效20倍,全面變革蔬菜的生產創新模式,將蔬菜供給精準化、信息化、科學化,這將有效保障農業產業的質量興農、品牌興農戰略落地實施。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亚洲理论欧美理论在线看 | 亚洲日韩中文字幕久热 | 中文字幕乱码免费专区精品视频 | 中文字幕视频在线 | 日本a级综合久久a | 青青久在线视频视频在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