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次活動的一個重要環節,是五位重磅嘉賓現場就文旅融合、文創開發、智慧旅游等話題進行對話交流。論壇中理念的融合、智慧的交鋒,為大家呈現了一場旅游界的思想盛宴。
中南財大旅游研究院院長鄧愛民:
旅游需要更輕松的表達
作為論壇主持,鄧愛民教授從文旅融合發展趨勢、旅游文創產品開發、旅游服務等方面,與其他嘉賓展開深入對話。
文旅融合元年,如何真正讓兩者融合,怎么產生1+1>2的效果?結合傳統旅行社轉型、網紅景區打造,他讓“融合”概念,以一個個生動的故事呈現出來。
談及旅游文創產品的開發,他認為,目前國內的旅游商品,多數都和農產品相關,附加值不高,希望本地旅游企業能設計出更多既實用、又有美感和收藏價值的旅游商品,延伸旅游邊界,這樣才能讓傳統景區改變門票收入為主的狀況。
總結發言中,他希望旅游業能更多從傳統表達走向現代表達,從厚重表達走向輕松表達,從中國表達走向國際表達,給生活帶來更多美好的改變。
中南國旅董事長龍新民:
旅行社轉型要行穩致遠
文旅融合時代,旅游也迎來新的契機。作為28年大型旅行社的掌舵人,中南國旅董事長龍新民認為,新形勢下傳統旅行社轉型要從三個方面著手。首先要以開放的心態,主動擁抱互聯網等新平臺;其次要“軟轉型”而非“硬轉型”,從觀念、體系上轉變;此外,還要和行業中關聯的要素聯動,“轉型不能急功近利,要行穩致遠,不可穿新鞋走老路。”
談及旅游六大要素中的“購”,他表示,旅行社對其既愛又怕,比如魚類特產,都不太敢推薦給游客,因為怕質量不可靠,怕游客被刺卡住。還有體積大的旅游商品,又攜帶不便。“發展旅游商品,除了其本身的品質,還需要更加穩定、長效的機制來保證。”
武漢旅發投知音號總監周紅星:
立足文化豐富旅游內涵
說到文旅融合,周紅星介紹,知音號一開始的戰略定位就立足于文化,講武漢人喜歡的故事,而不單純面向游客,所以大家會主動傳播,覺得“有面子,也有里子”。
開演至今,知音號的空間、時間和IP一直在不斷擴展豐富,目前門票收入在知音號總收益的占比不到一半。針對劇中的少數特色人物,設計推出了系列卡通形象的文創產品,很受年輕人喜歡。另外,知音號“江城禮物”這種輸出武漢文化的伴手禮,以及面向商務人士的“萬里茶道”系列文創,已覆蓋生活的方方面面。
“知音號不是看的,而是來體驗的。”周紅星說,除了文化和創意,服務也非常重要。知音號平均每場演出游客500多人,工作人員就有300多人,就是要讓人感覺到“細致入微,為我著想”。
攜程集團華南大區常務副總楊勇:
智慧旅游將是未來趨勢
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相關的文旅融合產品有哪些變化趨勢?楊勇介紹,今年的攜程旅游大數據顯示,文旅相關的產品和線路占比越來越高,游客已逐漸從簡單觀光,變為注重沉浸式體驗。
作為國內最大的線上旅游平臺,攜程這兩年不斷布局線下,目前在全國的門店已有3.7萬余家,還在不斷增加。
楊勇認為,未來幾年,智慧旅游將是大趨勢,“管理者可以通過后臺,實時了解相關數據,采取相應措施。比如游客高峰時,可以調峰應對,景區游客中心就是智慧旅游的一個場景入口。”
湖北天空之城景區總經理周現金:
浪漫主題打造網紅景點
從化妝品行業轉移到經營景區的周現金,自稱還是個“旅游新兵”。他透露,天空之城開發前,他曾去多地考察,回到家鄉仙島湖附近后,項目才最終確定。
“仙島湖很美,尤其是它的全貌,但一般人很少有機會看到。2015年玻璃產品大熱,我就想做一個高空玻璃平臺,可以俯瞰整個仙島湖。”周現金介紹,天空之境玻璃平臺的海拔高度為520.1314米,寓意“我愛你一生一世”這個浪漫的主題,讓景區今年5月一開業,便成為年輕人打卡的網紅地標。
“有人問我網紅會不會一直火?我認為一直會火,因為天空之城不僅有玻璃平臺,更有大美仙島湖,是一個網紅IP+自然景觀的綜合體。”周現金說,他還在周邊開發了一個新的溶洞項目“楓林地心大峽谷”,廣大游客可以同時玩兩個景區,體驗“上天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