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即將過去,回首這一年,武漢黃陂可謂收獲多多。十一前夕,國家文旅部傳出喜訊,黃陂成為湖北省入圍首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的三個縣市區之一,傳統“觀光游”進一步向“全域體驗游”轉型。
近年來,黃陂充分發揮大都市近郊、大交通樞紐、大山水生態以及大木蘭文化優勢,把旅游產業作為區域發展支柱產業、城鄉建設的重要引擎、鄉村振興核心支撐,把全域作為完整旅游目的地整體規劃布局和營銷,形成全域生態、全域景觀、全域旅游、景城融合、村景融合、產業融合的發展局面。
未來,他們將進一步挖掘大人文、大生態、大近郊的優勢,為每一位游客精心打造“詩和遠方”。
>>>全域皆景
旅游發展邁進新時代
從無到有、從小到大、從弱到強,從名不見經傳到全國知名,從各景區分散突圍到抱團發展,再到一舉摘取國家5A級旅游景區金牌,現在又成為全國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區,黃陂旅游一年一個臺階,一步一個腳印,實現了華麗轉變。
“取得如今的成績主要得益于黃陂獨特的自然稟賦、資源優勢和多年來的發展慣性,黃陂全區上下已經形成了抓旅游就是抓調整、抓富民、抓開放、抓就業、抓環境的高度共識?!蔽錆h市黃陂區區政府負責人表示。
黃陂區旅游資源豐富,擁有“盤龍殷商”、“木蘭傳奇”、“二程理學”和“首義黎黃陂”四大文化名片;擁有水陸空俱全、交通便捷的區位優勢;擁有武漢境內最高的山、最潔凈的湖、最大的森林公園、最多樣化的動植物種類和集幽、奇、險、秀于一體的自然山水風光;還擁有國家地質公園、國家森林公園、國家水利風景名勝區、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等多項國家級桂冠。
截至目前,黃陂區擁有國家5A級旅游景區1家,4A級旅游景區5家,3A級旅游景區5家,其他旅游景區10余家,各類賓館酒店63家,全國休閑農業旅游示范點4家,星級農家樂近千家。
該區2261平方公里范圍內,一山一水、一草一木都被精心打造成風景,引來外界一片贊譽:黃陂“處處皆景色”。
>>>深挖文化
文旅盛會人氣爆棚
如此高密度、高品質旅游景區集中于同一個區縣,在全國范圍極為罕見,黃陂因此收獲多項榮譽:全國休閑農業與旅游示范區、全國旅游標準化示范區、中國最美生態文化旅游名區、美麗中國十佳旅游區(縣)、中國最具活力的老區生態旅游區、中國最佳休閑小城、中國十佳休閑度假區(綜合體)、全國美麗鄉村建設典范區、中國最美休閑鄉村、全國旅游系統先進集體、湖北省旅游強區……
在旅游資源的開發道路上,黃陂從來沒有止步,他們繼續向“旅游+”的融合理念要效益。
今年4月,武漢木蘭文化旅游節開幕,活動主題為“花漾黃陂、綻放軍運”。這已是他們舉辦的第十六屆木蘭文化旅游節。本屆旅游節持續近6個月,期間舉辦了“木蘭文化”創意作品展,木蘭云霧山杜鵑花節,清涼寨、錦里溝櫻花節,花鄉茶谷茶文化節,木蘭天池國際風鈴節,木蘭草原國際風箏邀請賽,木蘭山登山節,木蘭楚才書法大賽等20項活動。
這些分項活動充分體現了“旅游+”的融合理念,如木蘭文化創意作品展、楚才書法大賽等體現了旅游與文化融合,美食大賽、賞花游活動體現了旅游與農業融合,木蘭山登山節系列活動、木蘭天池龍舟賽體現了旅游與體育融合等。“木蘭文化”享譽全國,為全國游客奉上一場旅游饕餮盛宴。
>>>全面發力
擦亮黃陂文化名片
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的稱號,讓黃陂旅游又一次站在了新的起點。“黃陂將珍惜這個榮譽,集中人力、財力和智力,把整個黃陂作為最大的景區來規劃和經營。”黃陂區相關負責人說。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如何踐行“兩山”重要思想,變綠色生態優勢為發展優勢?黃陂把全域旅游作為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統籌城鄉發展、實現綠色崛起的重大舉措,推動旅游產業全景化打造、全業態融合、全領域覆蓋,在踐行“兩山”重要思想中實現綠色崛起。
“黃陂區堅持黨政主導、企業主角、農民主體、行業主管、品牌主打的‘五主模式’發展全域旅游,旅游業已成為黃陂區名副其實的美麗產業、生態產業、支柱產業、富民產業?!秉S陂區文化和旅游局負責人介紹。預計2019年全區接待旅游人數達到2596.6萬人次,創旅游綜合收入157.4億元。黃陂,正在成為全域旅游扶貧致富的樣板。
擦亮黃陂文化名片,打響黃陂文化品牌,激發黃陂旅游熱情。憑借得天獨厚的資源稟賦、源遠深厚的文化基礎,黃陂文旅正在“向上突圍”,“天生麗質”促發展,“融合創新”更具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