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漢東湖風景區作為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的主要賽場,成功進行了軍運火炬傳遞,舉行了自行車、公開水域游泳、馬拉松、帆船四項賽事。東湖作為“世界級最美山水賽場”,精彩綻放,驚艷世界。
按照湖北省、武漢市政府“四個一流”工作標準,既成功辦賽,又建好綠心,同時惠及百姓,實現“辦好一次會,扮靚一個湖”的目標,東湖風景區上下齊心,勇于擔當,迎難而上,創新實踐,向世界展示了最美山水賽場的魅力,贏得了各國人士的高度贊揚,獲得了武漢市民的廣泛點贊。同時,抓住前所未有的軍運機遇,建設一流場館設施、營造一流辦賽環境、提供一流服務保障、成立一流組織機構、贏得各國高度評價、傳遞偉大軍運精神、站上世界更高起點。
軍運會畫上圓滿句號,東湖綠心站上嶄新起點。東湖風景區邁向“世界級城中湖典范”的新征程上,再添一張世界級體育運動休閑中心的新名片。
拼搏奮進 辦賽水平堪比奧運
東湖風景區是武漢軍運會的重點區塊,賽道線路最長,覆蓋區域面積最廣,環境綜合治理任務重,全開放性賽場安全保障難度大,單項賽事峰值人數最多,觀賽點最多,市民參與度最高。馬拉松賽道42.195公里、自行車賽道16.92公里,軍運會四大賽事共覆蓋東湖風景區60%區域面積,約50平方公里范圍。
東湖風景區在人員少、經驗少的情況下,提前謀篇,充分準備,采取一套科學管理機制辦大賽,高效率高質量實現“未有世界級辦賽經驗,達到世界級辦賽水平”的突破。
打造新環境、當好東道主,投入兩萬人拼搏奮進1000天。從2017年2月武漢啟動軍運會場館建設以來,東湖風景區將“辦賽事”與“建綠心”統一起來,按照“細致、精致、極致、卓越”的總體要求,把東湖打造成國際化一流賽場和全民共享的生態休閑健身場,一步步將高標準繪制的“作戰圖”變成高質量發展的“實景圖”。
軍運會期間,東湖風景區三個競委會組建核心管理團隊,帶領988名賽事技術人員、2235名志愿者、1980名公安干警和安保人員,為103個國家的項目代表隊、367名運動員、334名技術官員提供優質服務。軍運會期間24個免費觀賽點接待50萬人次觀眾游客。
國際軍體自行車項目主任喬伊·厄爾蒙斯說:“如果非要我給這次賽事打分的話,我打100分+的水平,因為我認為它甚至超過了奧運會的水平”。
打造綠心 山水賽場驚艷世界
建設一流場館設施,營造一流辦賽環境。世界東湖,城市綠心,一張“東湖綠心”藍圖干到底,東湖風景區秉承綠色發展理念,遵循生態標準優先,將“辦賽事”和“建綠心”結合,打造世界級最美山水賽場,成為中外賓客心中最靚麗的一抹“中國綠”。
東湖水質創40年來最好水質,獲評長江經濟帶最美湖泊。公開水域游泳賽事期間,女子冠軍等參賽運動員評價:“如此清澈的湖水!”
東湖風景區建設匠心級“山水賽場”,從而實現“近迎軍運,長期惠民”的辦賽宗旨。完成了最美天際線、最美水岸線、最美山脊線、最美林冠線、最美風情線的環境美化升級。東湖綠道變身七彩賽道,公路自行車和馬拉松賽道均為現有綠道,符合國際賽事關于賽道長度、寬度、坡度、拐角的標準要求。同時采取最優方案完成馬拉松、自行車涉賽區域16項改造,解決賽道窄、彎道多、臨湖近、植物雜、擋視線等諸多細節。
兩年多時間,東湖辦賽同時,全面進行綠心建設,打贏市容環境治理、垃圾分類、廁所革命、共享單車規范管理、鐵路沿線環境整治五場硬仗,實現道路潔化、立面美化、景觀亮化、水體凈化、生態綠化,扮靚東湖50平方公里世界級“最美賽場”。
傳遞精神 站上世界更高起點
東湖風景區四項賽事中,共計103支項目代表隊、367名運動員參加比賽,產生金牌33枚、銀牌35枚、銅牌34枚,其中中國代表隊首次在軍運會自行車項目上贏取金牌,創造我國在該軍運項目上的歷史最好成績。
百公里東湖綠道已然是運動者的天堂,近兩年來,每年百余場大小體育賽事在東湖精彩上演。乘著軍運會的東風,發揮“山水賽場”優勢,既要打造永不落幕的世界級體育休閑中心,又要成為全民共享的“天然競技場”。
軍運會后,東湖將認真謀劃東湖自行車、馬拉松、公開水域游泳、帆船場地后期利用,其中綠道賽道永久保留,帆船基地作為中國帆船帆板運動協會中部地區訓練基地和青少年帆船培訓基地。漢馬、水馬已然是國內品牌體育賽事,家帆賽、龍舟賽、大學生馬拉松等正努力升級。槳板、皮劃艇、賽艇、摩托艇、滑水等水上項目日漸興起。
未來,東湖將舉辦更多國際性賽事活動,以賽會友,以賽樹名,在國際體育賽事交流中提升“世界東湖”的國際形象,實現體育、旅游、文化融合發展,讓東湖成為名副其實的世界之湖、共享之湖、活力之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