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當了兩年兵,國家培養了我,為人民服務已經深入到骨子里,為家鄉的親人們做事,能做多少是多少。”昨日,今年37歲的李榮發由衷地說。這位來自黃陂的退伍軍人在事業有成之后,沒有忘記從小生長的諶家田村,為村民們點亮了一條回家路。
退伍軍人回鄉創業
外表樸實的李榮發目前擁有10家店面,算得上事業有成。“2003年退伍后我就想著要自食其力,打工一年后就前往深圳創業。”李榮發回憶,由于當時太年輕又不懂行,在深圳開了兩年公司就虧損倒閉了。那時,父親身體不好,他考慮再三決定回到黃陂老家,從父親手上接下蔡店街一間5平方米的打印店。由于腦袋靈活又肯干,李榮發依靠農村信用合作社的貸款,一年時間開了四家店。
原以為幸福生活就此開始,沒想到李榮發的父親2014年查出癌癥,為了給父親治病,李榮發借了30多萬元,“能借錢的地方我都借了,不僅外債還不了,銀行的貸款也沒錢還。”李榮發準備將自住的一間房子賣掉還債,經營的店面僅剩下打印店,“為了還債,我沒日沒夜地接業務,不僅如此,我還將眼光放在了廣告業。”當時蔡店街上從事廣告的店面僅此一家,作為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李榮發也賺到了第一桶金。
如今這位退伍軍人依靠自己的雙手勤勞致富,“我當過兵,有著軍人那股子執拗,只要擼起袖子加油干,小康生活近在眼前。”李榮發目前擁有10家店面,業務涉及廣告、餐飲等方面。
自掏腰包建起路燈
2016年,李榮發接到老家一通電話,諶家田村的長輩李正敏告訴他,村里準備籌款拓寬道路。
“我還記得小時候那條黃土路又窄又破,一到下雨就走一腳泥巴。”李榮發馬上捐了3000元錢。后來他回到村里,發現天黑了就看不見路。于是,李榮發決定自掏腰包建路燈。為了擴展道路建路燈,他主動將老宅的豬圈和廁所配套房拆掉,“只要方便了村民,我吃點虧不要緊。”有了他做表率,村民紛紛拆掉擋道的設施。
800米的出行道路上,35盞太陽能路燈亮了起來,但李榮發仍不滿意,“我發現村里的配套照明設施十分老舊,基本上不亮。”原來,在諶家田村的村廣場、村內池塘以及家家戶戶門口的照明燈設施都老化了。李榮發繼續掏錢買電線、燈泡,不僅如此,村內照明的電表直接接到李榮發老宅,“既然為村民辦事,就要辦到底,除了2萬多元施工和材料費,村里的照明用電一年3000元的費用也是我包了。”
經常幫助貧困學生
和別的店不一樣,李榮發的店里招了很多暑期工。“我就愛招暑期工,還愛給高工資。”李榮發告訴記者,“暑期工中不少學生都來自貧困家庭,他們希望通過自己的努力賺學費。結算工資時我都會多給3000元,因為我知道他們不容易。”
2018年,李榮發經營的餐館來了一名暑期工。這名學生父親早逝,母親改嫁他人,她從小跟著爺爺奶奶生活,“我當時就打定了主意要幫她。”李榮發常常讓她接觸管理工作,和她交流讀書的重要性,最后在結算工資時還多給了5000元。截止到目前,有近10位暑期工接受過李榮發的幫助。
“作為一名退伍軍人,做事情就要無愧于心,不求回報。”李榮發告訴記者,他將忠于自己的內心,為更多的人辦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