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國家統計局發布的房價數據顯示,上個月武漢新房價格環比上漲0.8%,二手房下跌0.2%。記者從房管部門了解到,今年前11個月,武漢新建商品住房銷售18.8萬套,同比增長約三成。
歲末樓市如何走?記者探訪市場發現,隨著熱門區域內大量優質項目入市,房企對客戶的爭奪已經白熱化。如東西湖某純新盤,均價不高,首次開盤還直接打折優惠,銷售情況仍不理想。如今,購房者越來越理性,剛需項目單純靠價格已無法取勝。
均價1.5萬左右新房最暢銷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上個月,武漢市新建商品住房價格環比上漲0.8%,漲幅較上月略有回落,在70個城市排名并列第10位,較上月上升2位。
二手房方面,價格環比下跌0.2%,在70個大中城市中,排名并列第40位,較上月上升10位。
據武漢市房管局上周發布的市場運行數據,今年前11個月,武漢新建商品住房批準預售198717套。其中,中心城區供應超過53%。
從價格上來看,前11個月均價在1萬元至1.5萬元每平方米之間的新建住房銷售面積占比約三成,是成交的主力,顯示此區間價格的新房最受青睞。
庫存略有增加。截至11月末,武漢已批準預售尚未網簽的商品住房158254套,面積1784.02萬平方米。
樓盤同質化難為購房者
“看了幾個樓盤,如果不標注樓盤名稱,根本分辨不出來。”購房人徐先生感慨,如今這幾年流行中式、府系,武漢不少開發商就主打中國風,豎個門頭就自稱為“府”,對于購房者來說卻毫無辨識度。
楚天都市報記者探訪發現,外觀相似是開發商產品同質化的一個縮影。在樓市深度調整的大背景下,購房者也越來越理性,不再是“見房就搶”,因此不少項目遭遇銷售不理想的困局。
如東西湖吳家山某純新項目,盡管均價不高,但面對區域內十余個競爭對手圍剿,采取了開盤直接打折優惠的銷售策略,但銷售情況還是不太理想。“同樣地段,如果自身產品夠有吸引力,為何要優惠促銷?”購房者坦言。
而在漢陽琴臺大道一帶,上個月以來多個樓盤開盤,但并非低價就能收獲高成交,某項目開盤當天僅成交20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