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頻道:
您的當前位置:首頁>社會
讓政務服務有速度,更有溫度-武昌區“數字政府”建設以數據惠民、促經濟提速
2019-12-17 10:55:46   來源:湖北日報

2019年10月,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在京召開,強調“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是全黨的一項重大戰略任務。”

同時,會議公報還指出,要“構建系統完備、科學規范、運行有效的制度體系”,以及“創新行政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建設人民滿意的服務型政府”。

在增強制度自信,書寫“中國之治”的新征途之上,各級各地政府紛紛行動,踏出鏗鏘足音。

其中,武昌區積極推進“數字政府”建設,成立以區委書記、區長親自掛帥的“智慧武昌”建設領導小組和數字政府建設領導小組,統籌公安、城管、水務、教育和衛健等相關政府職能部門工作,把握關鍵環節,進行一系列探索與實踐,共建一個高效率、優服務的“數字政府”,打造一個真惠民、更和諧的的“智慧武昌”。

同時,全區上下還堅持以深化“放管服”改革為主線,以優化營商環境為目標,通過數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全面升級,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切實提升政府行政效能、服務能力,為武昌區社會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力、持續動力。

通過這一系列舉措,武昌區內應趨勢,外化行動,針對大數據時代,如何讓科技力量為民生服務所用,為政府轉型所用,為經濟發展所用的時代課題,深化武漢市“民呼我應”改革試點城區建設,做出“武昌探索”,形成“武昌經驗”。

深化“民呼我應”

用數據跑腿,將便民落于實處、微處

2019年4月,家住水果湖的李爹爹,拿到了武昌區第一批“免申不用辦”的新老年證,高興得合不攏嘴。

這是今年以來,武昌區“民有所呼、我必有應”改革試點工作不斷深化的一個民生縮影之一。

據介紹,全區以便利群眾、便捷基層為原則,針對基層痛點、群眾槽點,以事要解決、數據共享、主動服務為理念,依托“武昌微鄰里”打造“我要辦事”服務平臺,率先實現35項政務服務“免申不用辦”,21項“全程網上辦”,75項“現場一次辦”。

這一平臺匯聚全區200余項網上辦事服務事項,涉及衣食住行、科教文衛的方方面面;變“居民來找政府要服務”向“政府主動為居民送服務”,真正實現了“主動幫你辦、全程掌上辦、自助就近辦”,即武昌區政務服務“新三辦”,大大提高了企業居民辦事的有效性、便捷性和體驗感。

“以前到窗口辦事,最擔心的就是證件帶得不齊。有時候材料一多,這個要填表,那個要復印,那個又要簽字蓋章,一個證件辦下來,需要來來回回跑幾趟。”居住在中南路的陳女士表示,現在對于許多個人業務,用一部手機即可遠程操作、一鍵處理。

在她的操作下,拿起手機輕輕一點,進入“武昌微鄰里”頁面,辦社保、轉戶口、補駕照、轉房貸等等一系列和居民日常息息相關的業務清晰羅列。

此外,在“自助就近辦”一欄,詳細顯示社區周邊的自助機分布圖,諸如房產檔案信息打印、離退休費支付歷史、職工醫療費用清單等事項,均可實現就近、自助辦理。

一部小小手機,一端連著政府服務,另一端則系著社會民生。

通過數據支撐,武昌區持續深化“民呼我應”改革試點工作,建設網格員主動服務平臺、辦事信息核驗對比平臺,提醒網格員主動為群眾代辦證件、送證上門,著力提升社區治理和服務的精準性、精細性與能動性。

通過讓政府多辦事,讓民眾少操心;讓數據多跑腿,讓百姓少跑路,武昌區著力讓數字政府的惠民便民,真正落于實處,落于微處。

推進“無紙辦公”

以數據共享,讓政務更加綠色、高效

2018年,國務院印發《關于加快推進全國一體化在線政務服務平臺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政府治理現代化,提高政務服務水平,便利群眾辦事創業。

依據這一指導思想,近年來,武昌區大力推進政務工作從“一頁紙”到“一張網”,優化流程,提升效率,助力辦公的“數字化”“無紙化”與“智能化”。

此前,一份文件的上傳下達,需要專人走打印、簽字、送交等一系列流程;開一次集中會議,人手復印一份材料,造成紙張的過度耗費;查詢其他部門的聯系方式,要在浩如繁星的電話本里翻找……

而現在,通過一張網、大數據、信息化的應用,政府正越來越嘗到在線政務的“甜頭”:

公文傳遞的時間少了,人力成本降低,工作效能提升;公文處理的流程短了,方便層層督辦和進度查詢;紙質文件的印發少了,節約紙張與油墨;協同辦公的能力強了,推進信息的公開共享……

這一系列變化,也正在武昌區“潤物細無聲”地發生:

根據數據顯示,2019年武昌區協同辦公全面覆蓋。建立政務通工作群1131個,日均推送消息15萬條;發送短信提醒通知25萬條,存儲云盤文件138萬個,網上全流程辦結事項2.5萬件;建設全區統一的移動辦公APP,活躍用戶3000余人。

同時,網上辦會辦文順利鋪開。截至目前,全區無紙化辦會410次,節省打印文件9.6萬份,節約經費70余萬元;網上審批辦理公文187份,區委組織部、區科經局、區人資局等30家單位實行內部網上辦文,實現審批、簽證、校對、歸檔等環節的“全程網上辦”。

此外,網上辦事高度集成。目前,全區29個部門依托區級協同辦公系統,建設了50個業務模塊,實現平臺集約化建設、內部辦公高效便捷。

以這一系列積極舉措,武昌區全面主推政府工作的更綠色、更集約、更精準、更高效。

打通“數據孤島”

織數據之網,助服務工作協同、提質

對公眾辦事“暢通一扇門”的背后,是武昌區政務服務的“織就一張網”。

自2016年,武昌區編制《“智慧武昌”建設總體規劃》,搭建“11131總體構架”,在智慧政務、智慧醫療、智慧平安小區、智慧城管、智慧養老、智慧旅游、智慧平安城市、智慧水務、智慧教育、智慧交通等方面,展開信息化建設的“立梁架柱”。

對此,武昌區大數據中心全力開展“武昌政務數據”平臺建設,以區級大數據中心機房的建成與使用,為全區各單位提供計算、存儲、網絡安全資源以及云計算、云服務等綜合性服務。目前,已有25家單位的83個業務應用系統部署上線并安全穩定運行。

同時,按照“雪亮工程”建設要求,建成區級視頻共享平臺,匯聚公安、城管、民政等29個部門和街道,以及10個社會單位的視頻監控資源共1.5萬余路,已為全區18個部門和街道分配了使用權限,實現視頻資源的集中匯聚、分級授權和聯網共享。

在武昌區大數據中心的助力之下,全區各項工作協同推進、提質發展。

其中,智慧政務為政府各職能部門服務水平、效率與質量的全面提升,裝上一顆智慧之“芯”;

智慧醫療通過“互聯網+”,信息互通、建立平臺、賦能服務,深化民生獲得感、幸福感與安全感;

智慧養老通過設置功能區、整合養老服務資源,完善監控系統,呵護全區老齡人的身心健康;

智慧交通則從智慧停車、違停抓拍、視頻監控、事故處理、統一調度和應急指揮等層面,舒緩城市交通擁堵癥結。

通過一張巨大的信息之網,武昌區實現政務服務省、市、區、街道、社區“五級聯通”,打通各行政主管部門之間的數據孤島,從“管理型”政府,向“服務型”政府加速轉型。

助力“高質發展”

依數據施政,助政府招商精準、有據

數據顯示,2018年武昌區GDP1290.08億元。其中,第二產業增加值176.91億元,第三產業增加值1113.17億元,二、三產業對GDP增長貢獻率分別為9.8%和90.2%。

全區充分挖掘大院、大校、大所、大企的創新資源,集眾智、匯眾力,打通制約創新創造的梗阻,打造創新型城區;加強“新金融特區”建設,引進多家省級以上金融機構,大力發展樓宇經濟,打造總部、億元等特色樓宇。

此外,武昌區雙招雙引成效明顯。通過大力實施招商引資“一號工程”和持續深入優化營商環境為抓手,吸引企業、資金落地生根,使資源優勢順利轉化為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持續動力。

這一系列傲人數據的背后,也有一顆運籌帷幄的信息化智囊之“腦”。

近年來,武昌區依托區級大數據中心,開展“武昌政務數據”平臺建設。運用9家部門的211項業務數據,對全區經濟、房產、教育、人口等9大專題領域進行分析監測,為各級領導科學決策、經濟運行、產業分析、企業扶持等工作提供輔助參考,全面助力經濟新舊動能轉換與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同時,不斷完善“智慧政務”服務:推進審批服務事項“四辦”對標優化,實現“網上辦”事項占比92%;加快“一張網”對接全國一體化平臺,服務營商環境優化工作,推廣運用企業開辦“一網通”平臺,實現企業設立全程網上辦;率先與湖北政務服務網對接,實現24小時服務一號咨詢;率先實現省、市、區、街道、社區政務網絡五級聯通,在區、街、社區辦事大廳部署無線WiFi、自助服務一體機,優化服務環境。

這背后的邏輯,一方面,是武昌區運用大數據,通過對區域入駐企業的情況摸排匯總、智能分析,讓招商更加“有的放矢”;另一方面,則運用信息化,對入駐企業做好對接服務,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厚植營商沃土,助區域更好“引鳳來棲”。

武昌區以“大數據”優化“大服務”,全面助力數字政府駛入快車道,引領全區社會、經濟與民生的高質發展、優速發展。


技術支持:湖北報網新聞傳媒有限公司

今日湖北網版權所有 鄂ICP備2020021375號-2 網絡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190) 備案號:42010602003527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中心

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国产曰批视频免费观看完,中文字幕无码人妻777网,欧美特黄激情视频一区一区
在线一区二区三区一本到 | 亚洲96在线观看 | 亚洲综合国产欧美在线 | 天天看片高清观看免费国产 | 亚洲午夜看片福利717 | 亚洲动漫国产制服丝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