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地處宜昌市中心的西陵區,總投資80億元的“環城南路”棚戶區改造,12月10日基本完成征收征遷。這里,將還原墨池書院、爾雅臺、楚漢戲臺等“古八景”,成為“文化新客廳”。
更大的變化是,該區153個老舊小區啟動改造,道路通暢了,停車難疏解了,墻面粉刷一新。
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提出,要堅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建設人人有責、人人盡責、人人享有的社會治理共同體,確保人民安居樂業、社會安定有序。
2016年以來,西陵區把社會治理“末端”從社區延伸進小區,通過“黨建引領、小區共治”,在全國中等以上城市的中心城區中唯一實現“業委會100%覆蓋”。他們改變過去的“政府干、百姓看”,發動市民“出錢出力、共建共享”,為社會治理創新提供鮮活樣本。中央黨校連續3年赴西陵區展開專題調研。
“花園”名副其實了
12月5日,湖北日報全媒記者走進西陵區嘉明花園小區,綠化帶上玫瑰姹紫嫣紅,山茶亭亭靜雅,車輛停放井然有序。“小而美”的清新之風撲面而來。
“兩年前,可不是這樣?!毙^業委會主任王小萍說,雜居小區沒有物管,維修基金、物業費都是零?!懊麨榛▓@,實為菜園”,1500平方米空地被居民圈占,種菜種樹,挖塘養魚,亂搭濫建……作家甘茂華告訴記者,他2001年在嘉明花園買房,“看中地段好,鬧中取靜,本想安心創作,哪知小區環境越來越糟,只想賣房搬家?!?br/>
在西陵區277個居民小區中,建于2000年前的老舊小區占比過半,無人管理的雜居小區多達105個。
“老舊小區臟亂差等病癥不斷加深,根源在于社會治理體系偏差,長期把社區作為治理‘最后一公里’,忽視了小區這個‘產權明晰、責權明確’的平臺和抓手?!蔽髁陞^委書記盧斌認為,城市治理的源頭不在社區而在小區,城市黨建的源頭應該延伸到小區。
在街道、社區支持下,嘉明花園小區成立臨時黨支部,34名黨員亮出身份,發動居民組建業委會,搭起“臨時黨支部+業委會+社區”共治平臺。
短短1個月,業委會進行了38次居民協商議事,以97%贊成票通過小區拆違事項,街道社區苦勸多年未果的“違建菜園”,變成公共綠化帶和145個標準停車位。264戶居民主動交納了53萬多元的改造費和物管費,道路刷黑、水電改造、管線入地、環境美化……“現在花園實至名歸,我不搬家了?!备拭A說。
“無米之炊”變“眾籌共治”
在西陵區北京花園小區A棟樓前,10月建成的兩部外掛電梯沿著8層樓房拔地而起,成為遠近聞名的“明星建筑”。
“20多年了,再也不用爬樓了?!?4歲的小區業委會主任李剛喜形于色。
這兩部電梯來自23戶居民眾籌,共籌集資金86萬元。
“80多萬不是小數目,從設計、招標、施工,包括今后運行電費,都從中列支,每一分錢怎么花,要明明白白?!崩顒偢袊@,如果小區沒有健全的公共賬戶和財務審計制度,不可能眾籌成功。
“過去,業委會向銀行申請對公賬戶都被拒,更不要說眾籌了?!崩顒偨榻B,因為業主組織既不是獨立法人,也不是經濟實體,沒有獨立承擔相應責任能力。
2016年開始,西陵區以街道為單位,把小區組團化登記,小區業委會分散獨立在民政部門備案,憑借備案證明,業委會可在銀行開立對公賬戶。由此,居民自籌、眾籌經費進行小區改造有了通道。
北京花園成功示范,“眾籌電梯”火了,西陵區加裝電梯申請多達201部,初審通過117部。
在龍騰佳苑小區,建成西陵區首個小區黨員群眾活動中心,改擴建400多個停車位;在警苑小區,90多戶架空層違章建筑被清理,長期跑冒滴漏的供水管網更換了……“共治”小區越來越多,153個老舊小區改造,居民出資90%以上,居民及社會出資約2690萬元。
“陌鄰社會”變“暖心朋友圈”
老舊小區治理難,也體現養老、托幼、醫療資源配套欠缺。
為補上社會服務“短板”,西陵區探索讓群團組織和社會組織“聯姻”,被列為中央統戰部2019年創新示范項目。
12月10日,西陵區幸福陽光服務隊一行10人,到殘疾人高清華家中,捐贈電腦、過冬衣物,并打掃一新。這家服務隊2018年成立以來,每周都組織活動。發起人叫劉祖玉,是一名殘疾人。2011年,意外車禍讓他高位截肢。在西陵區殘聯扶持下,劉祖玉走出陰霾,發起志愿服務回報社會,隊員有300多人。
目前,西陵區已“孵化”出社團組織311個,區總工會、團區委、區婦聯、區科協、區工商聯、區僑聯、區殘聯、區文聯8家群團組織,主動認領和歸口聯系。該區每年撥出專項資金500萬元,并搭建1個區級孵化園、7個街道孵化中心、53個社區孵化基地,讓草根社團加快“長起來”,讓居民生活美起來。
走進西陵區,“三峽蟻工”“福祥助殘養老”等各類社團服務琳瑯滿目,養老看護、法律援助、親子教育、困難群體關愛等,服務“打包”送到小區,居民在家門口就可“點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