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10日,江岸區司法局在西馬街召開民營企業發展環境座談會,西馬街司法所公布了該轄區2019年民營企業“法治體檢”的結果,并發布了全市首個年度《民營企業安全風險防控報告書》,并發布26份“民營企業法治體檢”的“律師診斷書”。
會上,45家民營企業和西馬街司法所(公共法律服務中心)、社區律師面對面,暢談企業發展和運行中的法律問題,還有兩家企業現場決定聘請律師為法律顧問。一家物業公司項目經理說,小區里經常有業主因為停車位、房屋漏水、公共空間改造等問題出現糾紛,通過“法治體檢”幫物業公司解決了不少麻煩事?!罢埛深檰柺菢I主和物業公司的共同需求。”
《民營企業安全風險防控報告書》顯示,在西馬街入戶調查的140多家民營企業中,“法治體檢”發現了436個安全風險隱患點(含上半年302個),其中,風險和隱患點排前三位的是生產(經營)風險,生產經營者自身風險、企業治理結構隱患,排查問題數量分別占比24.77%、20.65%、19.27%。西馬街司法所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三項主要反應出民營企業的管理、服務及內部治理行為的問題,存在風險隱患占比將近65.00%。
參加“法治體檢”的企業中,過半民營企業沒有法律顧問,甚至不知道還有免費的公共法律服務制度安排。即便聘用了法律顧問的企業,經常性進行專業指導活動也是鳳毛麟角??偣绢悓ε沙觯v)的機構,多半沒有履行法人治理結構的應盡義務,防守分公司(加盟、連鎖)“反水”成為這些企業重要“業務活動”。
江岸區司法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法治體檢”只是地方黨委、政府和司法行政機構服務民營經濟的具體措施,支持和保護民營經濟民營企業健康發展才是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