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當坐上惠民公交,看向窗外的大道與繁花,吳新建就不禁想起數十年前那搖搖晃晃的公交車,行過的泥濘路。坐了一輩子公交車,也干了一輩子公交的他,提起“這一路”,有太多感慨。
吳新建是武漢臨空港經開區(東西湖區)交通運輸局職工,從事交通運輸行業41年?!靶r候,家門口是黃泥路。下起雨來,街坊四鄰卷起褲腿、光著腳就出門了?!碑斈甑臇|西湖是十萬圍墾大軍肩挑手扛建起的,61年前才剛剛開發,各項基礎設施為“零”。
1978年吳新建參加工作后,進入交通行業,修路、通公交。41年過去了,他所居住的臨空港經開區,通車里程從40多年前的60公里增長到1420公里,區域增幅近24倍。“村村通”讓鄉村通了公路,公交下鄉讓偏遠地居民出行不再喊難。
路與車的升格,見證兩代人的生活巨變,“2015年女兒買了小轎車,我們一家人周末時會開車,去郁金香主題公園、金銀湖濕地公園、府河濕地接觸大自然?!?br/>
隨著公共交通和路網建設愈發深入城市末梢,鄉村居民也擁有了完善的公共交通。吳新建告訴長江日報記者:“過年時女兒開車帶我回柏泉老家,一路上看到馬路寬闊又平坦,公交站點也越來越多!兒時走過的泥巴路,都變成了柏油路?!?br/>
過去新城區居民出行費用高、等待時間長、車廂擁擠等,隨著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推進得到明顯改善?!白≡谛涟捕伞|山這樣的地方,大家也能每天早上坐‘H’字頭的惠民公交,輕松來到吳家山過早、鍛煉,65歲以上還能免費坐車?!?br/>
“過去大家只是想出門方便、坐車方便,現在還關心環保!”吳新建說,交通工具也悄然變革,新能源公交車正逐步替代過去的燃油型公交車,目前吳新建所居住的臨空港經開區,已有300多輛新能源公交車投入運營。
2020年,吳新建將退休,對當下的生活,他非常滿足:“公交越來越方便,生活越來越好,老百姓越來越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