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武漢晚報11月19日報道,11月17日,世界中醫藥學會聯合會(簡稱"世中聯")骨關節疾病專業委員會股骨頭壞死學組"全國保髖醫學學術論壇"在武漢弘濟骨科醫院盛大舉行。
活動現場
京鄂"保髖治股"中西名醫齊聚江城,現場為百余名全國股骨頭壞死患者解答疑難。湖北省武漢市衛生、中醫藥系統、媒體等部門負責人出席。"世中聯"骨專委副會長、中國中醫科學院廣安門醫院骨科主任謝利民專程從北京來漢參加。
謝利民表示,中醫保髖可改善血循,恢復供血后的股骨頭生出新骨,骨密度會明顯改善,對于塌陷患者來說切實可行。武漢市中醫醫院骨傷科名譽主任、"世中聯"骨專委股骨頭壞死學組特邀顧問魯周同在論壇上指出,中醫借助人體"內力"修復骨骼,相對借助"外力"(手術),療效更穩定,治療更安全。
出席論壇的西醫代表、武漢弘濟骨科醫院關節科主任彭聚勝重點講述了股骨頭壞死綜合階梯治療方案。他介紹微創手術治療股骨頭壞死治療方案的同時,也表示認同中醫保髖的必要性及價值,尤其是對于具備手術禁忌癥的患者。
患者認真聆聽專家講解
股骨頭壞死學組副組長胡楚輝從臨床實踐角度證實中醫保髖臨床價值,尤其是3期這一臨界點,他以多年案例對照,詳細闡述了"血運暢通、壞死骨清除、絮狀新骨生成、幼骨變成骨、關節軟骨面長成"的中醫治股五大階段。
筆者現場采訪了會場幾名外地股骨頭壞死患者。"我采用'骨王2+1'療法,現在可以抬腿不痛了!這次大專家都來了,趁這個機會看看后期該怎么鞏固。""出門遛彎不用家人扶了,前幾天拍片股骨頭都長結實了,感謝'學組保髖專家'!"山東的胡先生和安徽的王女士感慨道。(通訊員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