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杭州市余杭區機關事務服務中心食堂因向社會開放引發關注。據浙江媒體報道,以前,這里只在工作日對該區域內入駐政府單位的工作人員開放;如今,這個食堂在周末兩天,面向社會開放。
市民到福州市東部行政區第三機關食堂“搶購”包子
余杭區機關事務服務中心主任徐靜介紹,區域內有該區的青少年宮、科技館、工人文化宮等多家單位,又臨近臨平山公園,一到周末,上山鍛煉的市民、上課的孩子和陪同的家長等往來人流密集,日均人流量最高時超千人,但附近的就餐點卻比較少。
徐靜表示,“這其實是一種觀念的轉變。從職責上來說,機關事務服務中心是為機關單位工作人員服務的,但作為政府機構,我們認為,為市民服務也是我們的職責。”
全國各地已有數起“政府食堂向社會開放”的先例。浙江省衢州市政府繼今年五一假期之后,于十一假期再次對游客和市民開放食堂和停車場,許多游客慕名而來品嘗當地特色菜。除了政府食堂,十一期間衢州市的3500個機關企事業單位停車位免費向公眾開放,有效緩解了市民游客出行停車難的問題。
在江蘇揚州,根據當地2019年出臺的專門服務外來旅行者的三號文件規定,在清明節、勞動節、國慶節三個節假日期間,揚州市政府西大院、揚州生活科技學校、揚州大學瘦西湖校區三個單位的內部食堂對外開放。
據微信公號“福建日報”11月14日消息稱,從2013年起,福州市東部行政區第三機關食堂在保障東部辦公區機關干部用餐的前提下,持續對社會無門檻開放,給公眾打開了方便之門。機關食堂不以盈利為目的,價格低,質量好,既安全又衛生。
該食堂的肉包個大、料足、肉鮮汁多也成為了福州新晉的“網紅”,為了保證客人盡量買到肉包,一開始食堂采取了每人限購10個的措施,隨著客流量上升,肉包供不應求,食堂近期只好再次加碼限購,“每個人只能買6個了”。
就余杭區機關事務服務中心等單位的舉措,11月17日,紅網刊發評論文章稱,開放機關食堂的價值不僅僅局限于“為民著想”,更是拓展了城市公共服務空間,用一種“接地氣”的方式拉近了政府機關與普通民眾的距離。“周末食堂”只是政府機關創新公共服務的一小步,但透過“周末食堂”這扇小窗,可以引發我們對公共服務的新思考,窺見未來公共服務發展的新路徑。
就餐、停車等生活需求是切實影響百姓生活幸福指數的事情,拓展公共服務空間也不應局限于食堂。據悉,余杭機關事服中心也正著力于促進停車場、廁所、電瓶車充電插座等資源的共享。機關公共設施的開放不僅拓寬了公共服務的尺度,更能起到一種引領作用,帶動其他單位的開放之勢,例如,可以引導更多企事業單位、高校食堂對外開放,也可促進停車場、圖書館等資源的城市共享。如此,城市公共服務的空間將有效擴大,并促進城市資源利用率提高。
“誠然,機關公共設施對外開放的為民之舉值得推廣,但其中也應有謹慎之思。”文章指出,大量食客涌入,如何保障餐飲質量?如何統籌安排借用公共設施的市民,以免出現秩序混亂的情況?機關工作秩序是否會因此受干擾?這些問題都是機關公共設施對外開放可能面臨的情況。在褒揚“周末食堂”等親民措施的同時,如何合理規劃、統籌安排,讓拓展公共服務的開放之路走得更長更遠才是當下最應思考的問題。(鐘煜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