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長江日報11月12日報道, 11日,水利部辦公廳發布了《關于開展示范河湖建設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公布了擬建設示范河湖(第一批)17個,武漢地區東湖入選。對此,東湖風景區負責人表示,武漢東湖,將繼續努力奮斗,成為全國示范的武漢人民幸福湖。
東湖景區
《通知》提出,在2019年11月—2020年12月期間,通過實施系統治理和綜合治理,建設一批“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示范河湖,實現“防洪保安全、優質水資源、健康水生態、宜居水環境”的目標,成為讓人民群眾滿意的幸福河,為全國河湖管理及河長制湖長制工作提供樣板。
《通知》中明確了示范河湖建設標準,從責任體系、制度體系、基礎工作、管理保護、水域岸線空間管控、河湖管護成效等6個方面提出了具體要求。有關省份要結合當地實際,在示范河湖建設標準的基礎上進一步優化完善符合當地條件的河湖治理標準。
2020年12月,水利部將委托有關流域管理機構或部直屬單位組織驗收,提出驗收意見。規定期限內未按標準完成示范河湖建設,未通過水利部驗收的,取消示范河湖資格,停止激勵措施,并取消下一批次有關獎補遴選資格。
《通知》還提出將推動河長制湖長制從“有名”全面轉向“有實”。2012年,湖北省頒布了首個地方湖泊法規,設立“湖長制”。2018年1月4日,中共中央委員會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于在湖泊實施湖長制的指導意見》,意見要求到2018年年底前在全國湖泊全面建立湖長制,建立健全以黨政領導負責制為核心的責任體系。
東湖綠道
全國唯一入選的城中湖力爭2020年全域水質達Ⅲ類
全國首批建設示范河湖名單中,東湖是唯一的湖泊,也是唯一的城中湖。東湖風景區負責人表示,這是一個令人欣喜的成果,也是一個倍感壓力的目標。
東湖是大湖、名湖、城中湖,多年不懈治水,特別是近兩年來,東湖以水環境治理為核心,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全面落實河湖長制。通過實施修建環湖綠道、退漁還湖、小游船整治、湖邊塘整治等生態治理措施,2017年至2019年上半年,東湖水質迎來拐點,主湖水質逐步進入“Ⅲ類時代”,創近40年來最好水平。2019年4月11日,武漢東湖獲評成為“長江經濟帶2018年最美河流(湖泊)”,成為唯一入選的城中湖。
下一步,東湖將堅持走生態優先、綠色發展之路,避免人工干預的“透析式”治理,注重促進水質“自我修復”,科學構建水岸同治、湖塘齊治、流域共治、官民合治等綜合治理機制,探索一條“大湖、名湖、城中湖”生態治水之路,力爭2020年東湖全域水質整體達到Ⅲ類,2030年全湖水質整體達到Ⅱ類,努力成為全國生態治湖典范。(記者傅雪嬰 汪偉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