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據法制日報記者萬靜10月11日報道,近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發出《關于開展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專項執法行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自2019年9月至2020年1月,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在各自轄區內開展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專項執法行動,重點關注醫藥、建筑、交通、招投標和政府采購、公章刻制等五個領域。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打破行政性壟斷,是“貫徹新發展理念,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內容之一。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從去年機構改革后成立近一年多時間,始終把打擊治理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作為反壟斷執法的工作重點。
專項行動明確重點任務
五大領域作為執法重點
根據市場監管總局的通知要求,此次專項行動將醫藥、交通、建筑、招投標和公章刻制列為反壟斷執法工作的重點任務。具體包括:
重點調查公章刻制領域濫用行政權力行為。市場監管總局要求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要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辦公廳關于聚焦企業關切進一步推動優化營商環境政策落實的通知》要求,重點調查公章刻制領域是否存在通過下發政策文件、行政命令等手段,指定公章刻制企業、強制購買刻章設備和章材、強制換章等行為。
重點調查醫藥領域濫用行政權力行為。市場監管總局要求,要重點調查醫藥領域是否存在通過下發政策文件、行政命令等手段,為各級醫療機構指定藥品、醫療器械、耗材配送企業等行為。
重點調查建筑領域濫用行政權力行為。市場監管總局要求重點調查建筑領域是否存在通過下發政策文件、行政命令等手段,限定居民住宅小區和寫字樓等供電、供氣、通信等配套設施由指定的施工企業安裝建設,是否違規設置目錄庫、設置歧視性準入條件等行為。
重點調查交通領域濫用行政權力行為。市場監管總局要求各地市場監管部門,要重點調查交通領域是否存在通過下發政策文件、行政命令等手段,指定車載設備、監控平臺和相關服務,濫用行政權力提高港口收費,對外地商品和服務實行歧視性待遇,強制經營者從事壟斷等行為。
重點調查招投標和政府采購領域濫用行政權力行為。市場監管總局要求,要重點調查對不同供應商實施差別待遇、設置不合理限制與壁壘、違規設置項目庫與名錄庫、干預招標(采購)方自主選擇招標(采購)代理機構等行為。
首張糾正建議函已發出
劍指公章刻制限制競爭
記者注意到,除了傳統的醫藥、建筑、交通和招投標、政府采購等行政壟斷集中領域,此次市場監管總局還首次將公章刻制領域的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作為反行政壟斷執法的工作重點,并且列為重點任務的首位。
這里有什么背景和考慮嗎?據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局相關人士介紹,這和2018年6月市場監管總局處理內蒙古自治區公安廳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一案有關。在這起行政壟斷執法案件中,市場監管總局發出了自成立以來首張“糾正行政壟斷行為建議函”。
2013年4月23日,內蒙古自治區公安廳印發《全區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統整合聯網及推廣使用新型防偽印章實施方案》,直接指定內蒙古恭安金豐網絡印章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統一負責全區新型防偽印章系統軟件的開發建設,并且采取各種措施強制各盟市公安機關和刻章企業卸載正在使用的、經公安部檢測通過的系統軟件,統一安裝金豐公司開發的系統軟件,并要求刻章企業向金豐公司購買刻章設備和裝有加密電子芯片的硬質章材。
對此,市場監管總局認為,內蒙古自治區公安廳上述做法排除和限制了印章治安管理信息系統軟件市場以及刻章設備、章材市場的競爭,侵犯了各盟市公安機關和刻章企業的自主選擇權,人為增加了企業刻章生產成本,不合理地推高了印章價格,違反了《反壟斷法》的相關規定。
為此市場監管總局向內蒙古公安廳發出整改建議函:要求其停止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的行為,廢止相關文件,并用公開招標方式,確定自治區層面的印章系統承建商或運維商,并向經過公安部檢測評估合格的系統軟件開放自治區印章系統的數據接口。
計劃經濟集中領域多發
建筑行業等成為重災區
國務院反壟斷委員會專家咨詢組成員、對外經濟貿易大學競爭法中心主任黃勇分析:“我國的行政壟斷產生于過去高度集中的計劃體制中,像交通、醫療等領域都是計劃經濟影響比較深遠的領域,行政壟斷的執法難度也就相對較高。”
黃勇教授向記者介紹,比如我國醫療領域主要存在兩種壟斷現象,一種是醫療服務主體的競爭地位不平等,這種現象的存在固然有兩種主體實力差距和歷史原因,但現行不合理的政策、法律和行政干預所造就的不平等的競爭市場是主要根源;另一種壟斷現象就是,部分大型公立醫院濫用支配地位,包括醫院對醫藥供應商實施的濫用行為和對患者實施的濫用行為兩種情況。
建筑行業也是行政壟斷“肆虐”的主要領域之一。為此,2018年4月,住建部再出重拳,打破行政性壟斷,防止市場壟斷,嚴肅查處違規設置市場壁壘、限制建筑企業跨省承攬業務等行為,包括要求外地企業在本地區注冊設立獨立子公司或分公司;強制扣押外地企業和人員的相關證照資料等八種情形。
北京大學法學院教授盛杰民認為:“行政壟斷是由來自于市場以外的、與市場要素及市場運行的自然法則沒有直接聯系的力量引起的在一定市場上的壟斷。侵害的社會關系是市場的公平競爭秩序,是為國家法律所保護的社會主義市場競爭關系。市場監管總局將交通、醫療、建筑、招投標和政府采購,作為今年年底行政壟斷執法的工作重點,可謂抓住了問題的關鍵。”
民生領域作為執法重點
解決群眾最關心的問題
自2018年國務院機構改革之后,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成立。根據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國家市場監管總局承擔反壟斷統一的執法職能,設立了反壟斷局,反壟斷的職能主要集中在反壟斷局。在短短不到兩年的時間里,反壟斷工作可圈可點。
在反壟斷法出臺10周年后,2019年1月14日,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出臺《關于制止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的規定(征求意見稿)》公告。反壟斷領域專家普遍認為,這部意見稿對行政性壟斷諸多規定作出了細化,是一次重大進步。
2019年5月9日,全國市場監管系統反壟斷工作會發布了市場監管總局2018年反壟斷執法十大典型案例,包括冰醋酸原料藥壟斷案、哈大齊地區天然氣縱向壟斷協議案、天津港口岸堆場經營企業壟斷協議案、撲爾敏原料藥壟斷案、華特迪士尼公司收購21世紀福克斯有限公司股權案、聯合技術公司收購羅克韋爾柯林斯公司股權案、依視路國際與陸遜梯卡集團合并案、內蒙古自治區公安廳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案、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案、濟南市城鄉建設委員會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案。
市場監管總局反壟斷局相關負責人介紹說,反壟斷執法必須著力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以民生領域為重點開展反壟斷執法,進一步暢通投訴舉報渠道,及時回應民生關切,切實加大原料藥、建材等民生領域反壟斷執法力度。同時也要準確把握當前影響我國市場公平競爭的突出問題,從建立全國統一市場、更好發揮政府“有形之手”作用、充分留出市場“無形之手”空間、建立公平開放透明競爭規則等方面,建立競爭政策實施的整體框架。